宁化:走好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路
10月20日,宁化县治平畲族乡长潭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拦水坝开工建设、江下坝亲子农场进场完成征地及基础开挖;玉扣纸非遗传习体验中心项目主体封顶;民族学校中心幼儿园门口人车分流步道项目正在收尾……各重点项目现场,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掀起阵阵建设热潮,以饱满热情和全新面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话语铿锵有力,为我们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宁化县民宗局局长施海春说。
近年来,宁化县从发展规划、产业带动、乡村建设等方面帮助治平畲族乡、中沙乡下沙畲族村、石壁镇溪背畲族村等民族乡村寻找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让少数民族乡村群众站在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日子越过越红火。
治平是宁化县唯一的畲族乡。近几年,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道、乡道、通组公路和竹山公路不断提质改造,治平畲族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该乡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家,其中竹制品企业3家,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45家,甜玉米、笋竹制品加工、富硒豆腐皮等一批特色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带动28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和500余户竹农增收。
治平畲族乡整合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玉扣纸、鸡公岽、畲乡古山寨等特色旅游资源,实现“流量”变现为“留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今年畲乡旅游产值达到350余万元,少数民族群众足不出户就增加了收入。
在中沙乡下沙畲族村,一个个温控大棚里,各类蔬菜蓬勃生长着。“村里利用民宗项目资金种植茶树菇50万袋,苦瓜、花菜等大棚蔬菜2.67公顷,总产值约300余万元。2020年引进投资1.1亿元的智能温控蔬菜基地项目,准备打造大型连片设施农业基地。”下沙畲族村党支部书记雷旺金说。
几年来,下沙畲族村投入800余万元,打造3600平方米畲村风情文化园,配套建设畲族文化交流馆、绿化夜景、杨梅园及茶园景观提升工程。2017年,下沙村获评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石壁镇溪背畲族村引进厚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坡改梯”等方式和利用“山边沟”“鱼鳞坑”等闲置山地种植油茶3200余亩,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解决本地及周边村民就业100多人。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优先统筹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推进宁化民族乡村产业发展。”施海春表示,近几年,宁化县各挂钩帮扶民族村部门投入2200余万元支持下沙、溪背、治平等民族村基础设施项目8个,实施民族村高标准农田项目60公顷、硬化通组公路51.8千米、改建危桥8座,安装路灯375盏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局面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施海春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抓住机遇,着力做好产业赋能,走好民族乡村振兴之路,齐心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