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养老金营销扑面而来,投资者须吃透“游戏规则”

2022-11-29 09:41:13

  ,有关个人养老金方面的投教推介内容扑面而来,各家银行从政策、税收、投资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未富先老”已成为近年不少年轻人调侃的热词。如果说两年前金融机构推出的“养老金融”针对的是老年客群,那么此次针对年轻群体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才是真的“养老”。“养老要趁早”是首个要义,即提前准备和规划,利用时间的力量建立“个人养老小金库”。此次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即是对年轻群体将个人养老提上日程的“意识启蒙”。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金三大支柱的发展并不均衡,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养老资金负担愈加沉重,发展以“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第三支柱已十分迫切。在有未雨绸缪的意识之后,投资者需要明白并吃透“游戏规则”。不同于第一支柱“现收现付制”,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基金积累制”。作为个人投资者,要理解到“强制储蓄”、“自负盈亏”这两个要义。

  当前个人养老金的宣传既要让参与者明白“长期性”,作好长期投资的准备,也要明白“长期性”意味着“封闭性”,即个人储备的这部分养老金,在非特殊情况下,退休之前是不能支取出来的,只有达到退休年龄或丧失劳动力,才可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通过划转至本人社会保障卡领取。

  最受民众关注的,是养老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毕竟数十年的点滴持续投入,买特定的养老投资产品,其目的是养老资产能对抗通胀,乃至实现增值。

  考虑到养老理财等养老金融产品对净值稳定性与收益增长性的特殊要求,未来,银行养老理财会如何较为稳健地配置债券、股票、基金等资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等运作来增厚收益,是参与第三支柱的金融资管机构需要着重思考的重要课题。

  对个人来说,个人养老金并不意味着“投钱就可以闭眼养老”,也要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储备进行投资,才能做到从“养老”到“享老”,届时才能真正吟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下一篇:获利了结?偏股基金上周大幅减仓,建筑、通信、电力等板块降幅居
上一篇:去甘南旅游一般都去哪几个景点,自驾是不是更好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