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市场规模超过五万亿元 信息消费展现蓬勃生机

2022-11-24 11:29:13

  飞自主研发的智慧操场系统在当地5所学校落地应用,通过创新传统体育教学和考试模式,在有效减轻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探索出智慧校园的多样化应用。

  数字文娱形式不断拓展,公共服务模式加快普及。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推广,信息技术与娱乐文旅、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各领域的融合更加深入,不断促进信息消费提质扩容。在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丽看来,当前信息消费发展正呈现新特征——

  从业态看,线上线下融合新场景展现出巨大潜力。网上购物、线上外卖等平台提供的服务,有效回补了实体接触式消费;在线健身、云上观展等新业态,为促进消费持续复苏提供支撑;远程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场景,为公共服务提供保障。

  从产品看,新型消费中高端产品深入大众生活。一方面,新产品持续向更高性能升级,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智能硬件使用体验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传统领域智能化转型层出不穷,智能家居产品从单点智能向全屋智能过渡,智能作业灯、错题打印机等教育类智能硬件向多样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将不断形成新兴消费热点,持续延展信息消费的产业规模。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5G商用带动VR/AR、虚拟购物等新型服务快速发展,叠加新型智能终端加速普及,2020年至2025年间,将有望带动信息消费市场达到8.2万亿元。

  消费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内容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翻开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增长曲线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在上半年达到3.24万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超过5万亿元。信息消费何以实现快速增长?

  ——消费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并向两端延伸。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10亿大关,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张丽分析,一方面,年轻人群网络使用程度更深,其对移动互联网的高度依赖将持续巩固线上消费习惯;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群体对智能手机等数字化新农具应用技术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加速推进智能终端的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信息消费群体覆盖面有望进一步拓展。

  ——内容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信息付费意愿持续增强。

  随着信息接收载体从电脑、手机向智能汽车、智能音箱等新型终端设备扩展,信息消费应用场景加速向生活领域渗透延伸。与此同时,内容付费意愿也逐渐增强。《报告》提出,随着各大平台内容产品不断细分、向多元化发展,付费群体持续扩展,付费习惯逐步养成,将进一步壮大信息消费市场规模。

  ——政策利好接二连三,信息消费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要扩大升级信息消费。8月,工信部组织遴选151个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探索形成了一批发展前景好、示范效应强的标杆项目和发展模式。

  长期引导和短期刺激相结合,线上消费与线下体验相结合,基建投资和平台下沉相结合,将加快释放信息消费新潜力,不断拓展信息消费新空间。赛迪智库信软所信息化发展研究室主任许旭说。

  仍需加大技术研发,激发消费意愿

  信息消费如何持续助推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加大技术研发,推动形成高质量供给。以技术创新促进产品迭代,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持续拓展信息消费市场。易煊介绍,今年公司开始组建数据实验室,长线布局行业前沿技术,同时与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协同推动VR产品升级,最近新发布的全新一代VR产品,将在硬件配置上实现大幅提升。

  推动形成高质量供给,就要加大新技术投入,加快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升级。据介绍,下一步工信部将着力提高关键核心能力,加快突破云计算、区块链等关键信息技术。

  激发消费意愿,引导释放消费新潜力。张丽认为,要鼓励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通过发放信息消费券等模式,带动消费加速回补。同时,通过遴选一批信息消费+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总结形成可、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互联网企业等更多市场主体向农村居民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信息服务和产品,加快拓宽下沉市场。

  推进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加快现有商业街区等场景的数字化改造……近年来,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加快建设,不断引领形成信息消费新热点。下一步,工信部将建立健全长效评估和动态管理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开展示范城市建设现场经验交流活动,不断加大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建设支持和经验推广力度。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幕
上一篇:薄雾的成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