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系统建设规范》2.0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2-11-08 09:39:13

  地方标准的前世 地方标准的今生

  标准诞生记之“时间简史”

  2021年12月,嘉兴市园林市政管理服务中心牵头成立标准起草小组。

  2022年1月,形成标准草案和建议书,提出标准修订立项建议。

  2022年1月16日,标准正式列入嘉兴市地方标准修订计划。

  2022年2-3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2022年4月-5月,广泛征得75条反馈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

  2022年6月-7月,浙江标准在线第二轮征求意见。

  2022年8月16日,标准送审稿通过专家评审。

  2022年9月8日,提交标准报批稿。

  2022年9月20日,标准正式发布。

  2022年10月1日,绿道地方标准2.0版将正式开始实施。

  1.0版本修编背景之“三个要的”

  近年来,《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等国家级标准和《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省级绿道导则相继出台。

  《嘉兴市绿道网专项规划》于2021年3月经市政府批复实施,对绿道分级分类、规划和建设等内容都有了新的规定。

  通过对《绿道系统建设规范》2018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有一些标准条文难以适应建设实际,如慢行道宽度、标识系统的建设、铺装类型、绿道连接线等;一些内容往往容易在绿道建设过程中被忽略,如林荫效果差、驿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智慧化不够、绿道养护管理不够精细等。

  所以说,对绿道地方标准1.0版本的修订,既是对上位标准的遵循,也是对现行规划的延续,更是对实际需要的回应,绿道地方标准2.0版本实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众望所归。

  2.0版本干货解读之嘉兴特色

  标准增加了“绿道分类”和“绿道分级”内容,让绿道从业人员和普通大众深入了解不同的绿道类型,其中山地型绿道分类是2.0版本的新知识点,嘉兴不仅有山地型绿道,而且别具特色,如嘉兴港区山海绿道、海盐县南北湖杭州湾第一道绿道、海宁市东山公园绿道等,根据标准的建设指引,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的山地型绿道,给长期如履平地的嘉兴人一点“海拔感”。

  标准在参考国家标准中对于夏季庇荫面积的表述前提下,对慢行道的夏季庇荫效果进行了人性化地规定,要求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慢行道面积的70%,致力于改善目前绿道“开敞空间过剩、慢行道边无大树遮荫”的窘况,嘉兴市区的南湖大道绿道、平湖市区的环城绿道、海宁市百里钱塘绿道等都是典型的林荫生态绿道,希望通过标准的指引,打造更多的林荫精品绿道。

  标准对绿道标识的类型及设置进一步规范,尤其对各地绿道标识进行特色化指引,要求在保证利用嘉兴绿道标识的前提下结合地方特色和地域特色进行差异化定制,如嘉兴环城河绿道标识、海宁市绿道标识等。

  2.0版本干货解读之慢行道路面

  标准对绿道慢行道常用的路面材料及应用范围进行了标准化指引,除了缺乏神秘感的彩色沥青,石材、铺装砖、混凝土路面也可以是绿道慢行道,尤其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混凝土压花路面因造价低、易养护、易造型且颜色丰富,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路面形式,如海盐县泾海生态绿道、古荡河-盐北河绿道等,当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型的路面材料也会逐渐进入绿道。

  近年来,嘉兴市大力推进市域绿道建设,由于用地性质及天然屏障等因素,为实现贯通,部分绿道建设采用绿道连接线形式,俗称就是借道。借用市政人行道、借用原有村道、借用高等级公路的非机动车道等类型的绿道已成为市域绿道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绿道群体,嘉兴的要求是:建设可以,但必须依照标准进行建设,如借道长度有严格的限制,不宜过长;如安全性必须首先进行保障,借道时应设置隔离绿带、隔离墩、护栏和交通标线等设施或标识实现与机动车道有效隔离。

  2.0版本干货解读之验收

  近年来绿道建设还是存在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部分绿道建成后缺少相关的要素,如缺少绿道标志标识、缺少照明系统、缺少安全报警设施、缺少监控等,这些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项目未按照绿道的标准进行验收,本标准对绿道验收的要素进行了规范,具体要素要从人的使用和绿道管理的要求予以明确。

  1.0版本的“倔强”之绿廊控制宽度

  2.0版本干货解读之数字化建设

  自从2019年全市绿道现场会上平湖市东湖绿道智慧应用的出现,嘉兴市多条绿道开始探索智慧绿道的打开方式,如秀湖生态绿道上可体验智慧跑道、刷脸储物、刷脸消费、无人驾驶小巴车以及智能求救等,在凌公塘绿道可体验社区运动家、打卡首个智能健身驿站。当然除了这些,本标准认为智慧导览、智慧停车、智慧化管养等都应该成为智慧绿道的一部分,但归根结底,丰富的智慧化体验才是以人为本的王道。

  除了上面的干货解读外,2.0版本还有很多绿道的小心思,如想进一步深入了解,请入扫描进入下面二维码,或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开启一场绿道地方标准全文之旅。

  2.0版本的顺利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完善绿道的建设、管理工作,为绿道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可操作可的指导,下一步将扎实推进标准落地实施。

  一是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宣贯,通过媒体、微博、二是对各县提供绿道建设工作指导,并对按照标准实施的绿道开展评价,从标准的质量、标准的推广情况、应用情况及实施效益等角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提出下一步标准修订意见。

  三是发挥标准的接口作用,运用统一、协调、简化、优化的标准思维,实现新思维、新技术与当前绿道的设计、施工、养护工作的衔接,通过系统化设计、精品化建设、智慧化运用,充分串联沿线自然、历史和人文节点,焕发城市活力。

下一篇:李强最新强调 让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共享的大市场 有何内涵?
上一篇:安吉县举行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