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好申请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好
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是不是很牛逼
如果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那是很牛逼的,基本上是这个领域年青大牛才能申请到。如果是青年基金基本上博士导师不要太差,有文章,中的概率还是很大的。面上项目是比较难的。
一、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也被称为“小杰青”,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铺垫性科技支撑基金。 [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加强对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养,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自2012年起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人才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项目类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之间形成有效衔接,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主要支持具备5~10年的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研第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二、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各级政府成立基金支撑的纵向科研项目(课题)、来自于企事业 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开发项目(课题)和学院自筹科研项目(课题)。
从高校角度看,科研项目可分为校外科研项目(项目研究经费来自校外)和校内科研 项目(项目研究经费来自校内)两大类。校外科研项目又可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两种。如广东省纵向科研项目是指: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社科规划办、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社科规划办、广东省教育厅、湛江市(或广东省其它市 )科技局等政府科研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各类科学研究项目。横向科研项目是指由其他政府部门(含国家部委、省市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团体或个人委托我校教学科研单位或教师进行研究或协作研究的各类课题,包括国际间企业合作项目。
青年基金申请难度大吗
青年基金的申请难度较大,需要自身拥有过硬的实力基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后继人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3)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未满40周岁[198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符合上述条件的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的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单位申请。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或者承担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包括资助期限1年的小额探索项目以及被终止或撤销的项目)不得作为申请人再次申请。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评价申请人本人的创新潜力。申请人应当按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仅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在站时间灵活选择资助期限,不超过3年,获资助后不得变更依托单位。
拓展资料: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该基金资助全职在中国内地工作的优秀华人青年学者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本基金所指的中国内地,系指中国除港、 澳、台地区之外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年受理一次。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难不难
这个当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师出名门(最好),包括名校名师,而且,最好有海外留学经历。
还要熟悉专业领域前沿,并有重大贡献,主持完成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上的重大项目。
如果有一定的学术关系,则更好。
国自然青年基金上会后的通过率是多少?
国家自然青年基金是很多青年学者都想申请的一个基金,如果申请通过,就会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拥有资金的支持,可以安心做学术研究了。那你知道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会上通过率是多少吗?
一、国家自然青年基金
国家自然青年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部分,专门为青年学者而设立的一种资金。青年学者如果有了好的研究项目,就可以申请这个基金来帮助自己的研究。这个基金自设立以来就是为了推动中国科学的改革发展,通过拨款的方式来帮助科研学者的研究。基金设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个时候中国一穷二白,很多项目都需要发展,但是却缺少资金的支持,国家看到这个情况立即组织设立了这个基金来促进中国的科学发展。这个基金也为中国的基础建设、人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基金申请时间
从2002年开始,中国每年从2月15号受理当年的基金申请项目,一直截止到3月31日。申请人可以通过现场办理或者邮递申请书的方式来把资料交给审核委员会。如果申请上了,国家基金委员会还会对做成功的项目进行奖励,主要通过论文的篇数、被收录的情况、被他人引用的频率等等指标进行考核,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也有5万元。申请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当的,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申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第一点就是年龄要求和以前所做的项目要求。
三、通过率高吗?
感觉这个通过率应该看自己的项目究竟有没有做成功,如果做成功了,通过率肯定会高,如果毫无进展肯定不会通过。这个时候青年学者已经申请到了基金,但是面临项目的审核。据了解项目的会审有初审,初审会分为ABC三组,A组基本能通过,B组有60%~70%的概率通过,C组有30%~40%的几率通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好拿吗
去年硕士毕业,今年年初疫情期间写了一个月,前天告知中了。
投的口子和实验室之前的口子都不一样,避免了比较热门的方向,但也没人可打招呼(虽然打招呼也不认识人…),算是公平竞争吧。
总结起来,我的经验是,
科研经验+前期基础+严谨逻辑。
科研经验
从本科开始就做科研了,大五的时候发了一篇五分的,之后硕士期间,第一和共一加起来10篇,总IF在50左右,引用截止上半年114。
但随着代表作制度的推出,堆文章没太大作用了。所以这次申请书的五篇,放的是和项目研究方向相关的,其中三篇5分以上的,两篇3分左右的(三篇第一,两篇共一)。
目的主要是体现在这一方向上,自己有相对丰富的研究经验,掌握了相关的研究技术。
在介绍的时候,可以很有理由的说,自己在既往研究中主要就是做这个方向的,发表了xxxx,在某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探究,发表了xxxx,在这一方向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积累。
有人说青年项目,重点看的是前期工作,但我觉得,把前期零散的工作有机组织起来,最好能整理成一条线的故事,会更加有利于支撑自己的叙述。
换句话说,就是要体现你的研究经历,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堆SCI,而是在系列研究中,你一直专注在某一问题,这样有利于体现专注的科研素质。
前期基础
这里主要就是预实验结果。
这一部分虽然在很多基金中水分很多,但在自己写的时候,我比较保守。在确认研究的基本现象以及相关机制的初步探讨上,我用的都是重复了四五遍,实打实的研究数据。在一些可能的问题上,我也是放的做过一两次,但结果趋势还没完全确定,现有结果提示这是可能的机制等等。
也就是说,预实验结果,放确实得到的结果,不吹,不编。
但我的经验是,有些结果,一看就知道是不是真的,WB条带有的看起来也很假。但是,基于一些还不确定的结果,可以放,因为研究就是从不确定中找确定。
但不能因为某个结果不好看,就编一个好看的结果。因为你的预实验都漂漂亮亮直接能发的Figure,基金委没理由资助你了,你都做完了。
所以,预实验结果,需要某些关键的数据来支持你的学说,但也要相信某些不太完美的数据,这些往往更真实。
严谨逻辑
应该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故事说的好不好,逻辑主线最重要。
以前觉得,国自然的立项依据,是八股文,逻辑单一。但写的时候发现,八股文的逻辑,是最直接易懂的。
从医学的申请书的格式来说,往往是从一个疾病出发,探索这个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然后我们主要探索这个环节中,某一个关键变化,通过探索,干预,治疗等手段,影响这个变化,进而影响关键环节,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理念的进步。
所以,申请书也是这个逻辑,从大的疾病入手,论述到关键环节,最后落脚点研究最关键的变化部分。
把握住这个主线就会发现,疾病和环节,往往大家是清楚的,变化部分往往不太熟悉。所以前两部分较小篇幅说出关键论点,最后抛出一个问题,引出变化部分。
变化部分的论述也是从已知到未知,从你的结果,到你想探索的结果,最后总体收尾。
如果能针对研究,画一个清晰一点的机制图,就更能让专家看出你的逻辑,增加可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20)有那么难拿吗?
是挺难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年的资助率是22.88%,2016年是22.87%,能够申请成功说明水平相当高。
自2014年起,连续2年(包括2012年度和2013年度)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申请人,暂停1年面上项目的申请资格。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3)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
项目分类:
自然科学基金按照基金类别可分为表面项目、重点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香港、澳门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工作,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别项目,共同基金,资助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等。
子类别和说明也可用于进一步完善某些筹资类别。这些基金类别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当前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体系。
受理时间:
从2002年开始,每年2月15日开始受理当年的国家基金申请项目,截止日期为3月31日。
中央验收将于3月25日至31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大楼进行(邮寄申请及磁碟将以投寄当日的邮戳送至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受理部门,磁碟将以快递方式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