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拱墅绘就多彩的“教育共富”新蓝图

2022-10-05 15:53:58

  被评为拱墅区功勋班主任,去年她已被评为运河特级班主任,也就是说王辉华已经拿到了拱墅区班主任领域的最高荣誉。

  是什么让一个班主任“老兵”有着持久的工作动力?“一方面我很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另一方面也在于拱墅区打造的班主任成长体系‘催人奋进’。”原来,拱墅区率先在全国探索班主任职级制改革,设置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级,促进德育队伍梯级成长。同时还出台了班主任队伍成长激励机制,每年评出一系列功勋班主任、名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新锐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同时还给予职级津贴和奖励性津贴,这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区里还确立了省市区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来更好丰富班主任队伍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开展。

  “这些职级和荣誉,让我们感受到了拱墅教育的温暖,以及对班主任岗位的重视。”王辉华近年来也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踊跃加入班主任队伍。虽然这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只要你肯投入、乐奉献,一样能收获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拱·有优学”,优的是什么?在拱墅教育人看来,是一种优质的学习成长状态。“摒弃功利,我们更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始终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让孩子拥有笑容和自信。”这也是拱墅教育人的共识。

  要贯彻这一理念,就需要让孩子从“唯分数”的大环境中脱离出来,真正实现五育并举,以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2018年,率先试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拱墅区,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一门课——《党的知识》。通过创新中小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新载体,让知党爱党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拱墅区以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高度,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党的知识》进课堂2.0版,通过探索红色研学项目化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教室小课堂的认知学习走向社会大课堂的具身体验。

  “党史学习教育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不能只讲大道理,得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参与感和体验感很重要。”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的资源是庞大的,可以充分挖掘杭州市、拱墅区的本土“四史”教育资源和场馆,让中小学生在红色研学体验中更好传承红色基因。

  为此,由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发起编写的一本红色研学的项目化实践方案集,已经结集成册,下发到各中小学。同时拱墅区将搜集各学校在红色教育探索中的优秀研学成果,并整理构建教学导读交互式资料库,打造“党的知识”课程数智平台,实现优质红色教育资源的更广辐射。

  今秋开学,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怎么才能让劳动教育更好地落地,拱墅区早早就开始系统性探索。

  去年12月,省教育厅发布了一份中小学家庭劳动清单,用卡通图案来描述任务过程。“相比于,有声有图的让学生能更清楚这一条清单内容我该怎么去做,让家长能更明白在家中该如何引导和评价。”区劳动教研员陈莹说。在拱墅区教育研究院的统筹下,将1—6年级的68条清单,按年级分配到17个学校,组织开展拍摄。

  “我平时也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本来是信心满满的,可是操作下来问题还真不少,比如洁厕液根本控制不好方向、有心理畏惧。”德胜小学的张晨朗同学在拍摄《清洗马桶》这一项目后分享了他的感受。

  虽然遇到诸多困难,但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也和老师、家长一起总结出了很多家务劳动的小妙招,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温馨提示,都通过这68个与大家分享。

  此次“劳动清单”微拍摄,是拱墅区在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和落实家庭劳动清单的一个创新举措。希望通过微引导,能够真正实现家庭劳动的日常化,让家庭劳动渗透在学生家庭生活的点滴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前不久,拱墅区宣布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首批57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俱乐部会员单位。俱乐部平台成立后,将开设开展“运河杯”足球精品赛事,落实班级、年级、校级的三级联赛机制,共享师资、场地、文化、课程,通过“1241”区域校园足球新模式扩大校园足球普及面和参与面,从而形成人人踢足球、班班有球队、年级有比赛、全校有联赛,让足球运动在拱墅蔚然成风。

  近年来,拱墅一直很重视体育和美育的发展。作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示范区,拱墅大力开展“一校一品”建设,每所学校有一项体育特色项目,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在美育方面,拱墅区充分利用各所学校的“宝藏场馆”,比如大关小学的民乐馆、长江实验小学的“十竹斋”、刀茅巷小学的口琴博物馆、求知小学的片庐博物馆、文澜实验学校的美术馆等,其中不少场馆里还有非遗大师工作室进驻,让师生能在校园内,“零距离”见到喜闻乐见的“活态”非遗。

  “我们一直都在提回归教育本源,什么是教育本源,那就是关注人的生命成长。”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拱墅的体育和美育不是面向少数人,而是尽可能让更多孩子养成体育健身的习惯,提升审美情趣。

  接下来,拱墅区还将陆续成立“校园篮球俱乐部”“校园羽毛球俱乐部”等体育俱乐部,建立“运河少年”学生社团联盟、“运河少年”艺术总团及分团,充分整合全区资源,推动体育、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喂,爸妈,我刚进入了载人航天任务飞行控制的中心大厅,看到正在空间站工作的陈冬、刘洋、蔡旭哲3位航天员,简直太酷了!”育才京杭小学张家诚同学兴奋地和家人分享在北京的难忘经历。

  这个暑期,100余名拱墅师生,分两批来到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探访我国最前沿的载人航天工程科研场所。这可不是走马观花,师生们还走进了1∶1还原的天和核心舱,参观了集成测试大厅、电磁兼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场,这样近距离体验,让同学们对航空航天充满了向往。

  科技教育是智育的重要方面,从小在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很重要。2021年7月,拱墅区人民政府与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联合主办了“太空探索”夏令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能力。今年夏令营已举办到了第二期。

  近年来,拱墅区始终将青少年科技教育摆在育人的重要位置。全区每两年举办一届科技节,为青少年提供了活跃思维、发展个性的科技平台。拱墅还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扩大科普教育的辐射面,培育了大关中学附属小学、长寿桥小学等一批全国校园航空航天特色学校。

  未来,拱墅还将与北京空间应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起打造杭州拱墅航空航天科技学院,建设一个沉浸式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场馆,让孩子们的航天梦想从这里启航。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一年前,国家发布“双减”新政,明确“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政策落实不能风过无痕,如何持续做好“双减”后半篇,拱墅区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真正让“双减”有力度更有温度。

  “我是第一次参加暑托班,本以为就是来写作业的,没想到有这么好玩的课程”。大关小学学生吴语陌笑着说。在舞蹈室里,全国艺术体操冠军王曼亲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着力量与柔韧的基础练习,吴语陌瞬间成小迷妹,跟着王老师学得有模有样。

  今年拱墅的暑托班,获得不少家长和学生的连连点赞。其中不少课程,是孩子们首次接触,原来这些是拱墅区教育局为了做好暑托服务,创新打造的“局端”精品课程。除了艺术体操,还有景泰蓝制作、中国舞、创意插画、趣味编程、党史学习等30多门课程,面向拱墅区32个暑托点送课上门。

  “有家长反映希望暑托班的内容能更丰富,为此区教育局专门整合多方资源,开设了这些‘局端’课程,供暑托点选择,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单’。”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暑托班受益群体也扩大了,像幼儿园、初中都纳入了暑托范围,服务学生达5000人次,缓解了不少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的问题。

  今年4月,拱墅区获评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这也是在“双减”背景下,对拱墅在作业设置上为学生减负提质的探索,给予的高度肯定。

  近10年来,拱墅一直投身于作业改革,从2011年启动“一本作业本”改革,到2017年底提出“晚十点,不作业”的举措。“双减”启动后,拱墅又启动了作业改革3.0版——“三增·双减”,并锚定“赋能、提质、增效”三个目标。

  “首先是作业赋能,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实施能力,用增质来消除减量的担忧。第二是课堂提质,提升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从源头减负提质。第三是管理增效,探索区校两级作业备案制度,让作业的量透明化,让作业的质看得见。” 区教育研究院相关责任人介绍说。

  作业负担减下去了,评价改革也得跟上。拱墅区探索采集多种数据,综合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避免传统评价中为了取得高分数,而再度陷入题海战,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以“素养导向、能力立意”,为素质教育提供落地的实践路径。

下一篇:富阳26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上一篇:消息称英特尔13代酷睿桌面处理器第三季度末推出,多核性能提升40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