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趣话“瓜文化”
夏日,许多瓜果到了成熟时令季节。俗话说:夏吃瓜,秋吃果。是说夏至到来,雨水增多,天气潮湿闷热,多吃些时令瓜果,可以起到清热化湿、排毒养颜的作用。
夏季适宜吃苦瓜,中医养生学认为,苦瓜味苦、寒,有清热解毒、明目功效。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广东人又唤做凉瓜。其实,苦瓜有一个很好的别称,叫“君子菜”,苦瓜有“不传己苦与他物”的植物属性,与别的菜同炒同煮,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中华文化给苦瓜赋予“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的品性,誉之为“君子菜”。
古代的吃瓜,颇有讲究。比如,“切瓜”因人而异,据《礼记・曲礼》记载,为天子削瓜,先剖成四瓣,再横切为八,用细葛布覆盖;为士人切瓜,横断为两半,去掉瓜蒂;庶人食瓜,只去掉瓜蒂,啃着吃。近年来,“吃瓜”有了新的意义,“吃瓜群众”被用来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
中华种瓜历史悠久,早期本土瓜种较少,主要有甜瓜、冬瓜等品种,黄瓜、西瓜、丝瓜、南瓜等是后来外来品种。在中华本土瓜种中,甜瓜是文献记载最早的品种,《诗经》之《豳风・七月》中“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所说“七月食瓜”的瓜就是甜瓜,壶是葫芦。
夏季,最适宜吃的甜瓜首选西瓜。西瓜清爽解渴、味甘多汁,是盛夏佳果。啃西瓜的习俗,也意用西瓜“啃”去暑气,迎接凉爽秋季。西瓜属于寒凉水果,所以起初被称作寒瓜,因是从西域而来,后来就称之为西瓜。其果皮、种仁,在古代均可入药。
瓜,在古代主要分为“果瓜”和“菜瓜”两大类,果瓜是指甜分高、可当水果吃的瓜,周代祭典所用的瓜都是果瓜;菜瓜是供作蔬菜用的瓜,比如黄瓜、丝瓜和冬瓜。
说到瓜的外形,大多浑圆,颇似孕妇腹部,其体内多结籽实,因此,在古代瓜被赋予生育和祈子的吉祥寓意。《诗经》之《大雅・绵》中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意思是像小瓜一样,繁衍后代,绵延不绝。因此,“绵绵瓜瓞”一词后被用来比喻子孙繁衍,相继不绝,还常用来祝愿子孙昌盛。相应地,瓜瓞纹也成为传统的吉祥图案。
在菜瓜中,有一种瓜,杭州人叫“青菜瓜”,是专供制作杭州特产“双插瓜”的食材。“双插瓜”是一种用酱油浸渍而成的小菜,其名字由来,是因酿制之时将瓜插在酱缸里,像一双双筷子,故称“双插瓜”。
对老杭州来说,“双插瓜”也是头伏必吃的美食。每逢头伏,杭州百年老店景阳观酱瓜开缸,很多大伯大妈赶来抢购,买回家切片后用白糖或蜂蜜再继续腌,一边腌一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