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船舶集团:未来船厂会向单独的、特定的船舶市场聚焦

2022-08-02 20:16:52

  近日,

  2019年11月26日,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目前资产总额8776亿元,员工22万人,103家成员单位,拥有35家科研院所,6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3名工程院院士,开展300多个专业方向的研发设计工作,连年保持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提升,已是全球最大造船集团。

  此次探访活动中的渤船集团始建于1954年,是“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唯一一家造船厂,时称新中国第一造船厂。渤船集团拥有七跨式室内船台车间、30万吨级大坞等现代化设施,可实现全流程三维数字化设计,具有强大的钢材加工和船舶总装建造能力。

  大船集团始建于1898年,是我国舰船总装建造及维修保障的主要基地,被誉为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大船集团是国内设计建造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船体及上部模块数量最多的船厂,建造的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约占世界营运船队的15%。大船集团共有船坞21座,船台10座,舾装码头21公里,总占地面积1230万平方米。

  七二五所青岛双瑞所属中国船舶七二五所成立于1961年,是专业从事舰船材料研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2021年营业收入超95亿元,七二五所双瑞品牌价值达到66.20亿元。七二五所青岛双瑞在腐蚀控制、水处理、气体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

  渤船集团:实现模块装调与船台建造并行建造

  第一站,

  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渤船集团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组建了先进焊接、智能制造等实验室,拥有先进实验设备近万台套。在渤船集团智能制造装配与机器人焊接生产线,

  智能制造方面,渤船集团打通全流程数字化制造链路。其中,分段制作车间投入使用,针对分段制作主工艺流程缺少数控工艺设备的短板,研制了平面分段等数字化装配焊接工艺设备,目前已完成平面分段等装配样机研制,具备验收条件,完成了部分焊接工艺装备的技术方案,具备开展制作的条件。

  此外,渤船集团缩短后续产品建造周期,实现了模块装调与船台建造从串行作业到并行建造的根本转变。“万兆主干、千兆桌面”主干网络基本建成,车间制造专用网络终端基本覆盖到工位级。

  大船集团:下半年物量将比上半年增加20%

  在大船集团,

  大船集团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

  在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上,中国船舶大船集团招商30万吨油轮项目经理李吉明向包括

  李吉明向

  “近两年集装箱船到了市场高点,大船集团也已开始从油轮建造转向集装箱船建造的过渡阶段。”李吉明告诉

  近年来,大船集团建立“云谈判、云签约、云交船”模式,生产进度全面提速,整体交船量呈不断增长趋势。2022年上半年,大船集团新造民船交付了10艘/140.05万载重吨,下水船舶中新产品占50%,同比增长了67%。30.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项目、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等多个新产品顺利下水。

  大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志忠在媒体交流会上介绍,2022年以来,民船海工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上半年,大船集团完成承接船海产品32艘/293.3万吨,合同总金额超过了160亿元,已经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各生产基地订单比较饱满,基本上接到了2025年甚至到2026年。

  杨志忠还表示,“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活跃程度仍然会持续,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的一季度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当然高峰期已经过去了,未来越来越聚焦一些单独的、特定的船舶市场。其中LNG船仍然非常火爆、集装箱船仍然有需求。”

  大船集团副总经济师、生产管理部部长刘传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整体下半年大船集团的物量会比上半年增加20%。从明年的物量上来看,预估也会有在20%至30%左右的提高。

  七二五所青岛双瑞:船舶氢燃料未来一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七二五所青岛双瑞,

  作为船舶配套设备行业领跑者,青岛双瑞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关键设备。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电解槽模块单元,拥有自主知识核心技术,满足国际标准,可以完全替代进口产品。

  青岛双瑞总经理付洪田在媒体交流会上向

  

  青岛双瑞智能化生产线

  青岛双瑞建立了以企业资源计划为核心的资源配置系统,形成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一体化业务平台。负责人介绍,建立项目计划执行平台,强化从设计到产品交付全流程管控。生产运营指挥中心的建立,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压载水项目执行周期由210天缩短至60天以内,达同行业领先水平。此外,生产交付及时率由42%提高至90%以上,存货降幅达83%。

  青岛双瑞副总经理郭宇在媒体交流会上告诉

  “再好的产品都有生命期,过了一定时间都会变得落后。”尽管在探索零碳燃料的船舶装配系统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但实力是青岛双瑞科研人才克服困难的底气。

  2022年2月,青岛双瑞船用甲醇燃料供应系统获LR船级社AIP证书。7月,青岛双瑞自主研发的船用氨燃料供给系统全球首获LR及CCS船级社原理性认可证书,这是青岛双瑞在船舶清洁能源供给系统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下一篇:华为新平板首发鸿蒙OS 3.0 现已上架3299起
上一篇:华为Mate50或采用骁龙8+处理器也有少量麒麟9000S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