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6月蔬菜地头价处近五年同期低位,7月有望回升
7月5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蔬菜生产信息专刊第34期显示,据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网监测,2022年6月,全国28个蔬菜产品月均地头价1.91元/公斤,环比下降17.0%,同比下降12.0%,蔬菜地头价位于近五年同期最低点。
6月是我国露地蔬菜生产旺季,全国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日照时数较2021年偏多,整体有利于蔬菜生产,供应较为充足,月均地头价环比、同比均呈下降态势。
6月9日蔬菜地头价1.78元/公斤,较月初1.90元/公斤下降了6.3%,跌至2022年以来的最低点,比年内最高价下降57.7%。
经历6月10—16日和26—30日两轮较大幅度上涨,月末价格达到2.16元/公斤,比6月9日价格上升了21.3%。
一方面,黄淮海及环渤海等地区因持续高温天气,设施蔬菜提前拉秧,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南方持续降雨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和采收,江西、湖南、广西、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洪涝灾害,100多万亩蔬菜受灾。此外,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性消费开始复苏,蔬菜需求量增加。
6月中后期地头价从主产区看,除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月均地头价环比持平外,其他优势区地头价均有所下降,其中北部产区降幅相对较大。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黄淮海及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北部夏秋蔬菜优势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华南及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6月月均地头价环比分别下降了31.7%、19.3%、18.5%、17.8%、6.6%。
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社会活动将恢复正常,餐饮等消费回暖,将带动蔬菜消费增加。
中国气象局预测显示,7月西北地区西部、江南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高温伏旱;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大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偏多,可能出现旱涝渍害,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近期,为加强在田蔬菜管理,积极防范应对夏季灾害性天气,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专家制定印发了《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下一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将密切与气象部门会商,强化监测预警,指导各地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组织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灾后恢复生产,全力保障夏季蔬菜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