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赛道股 半导体基金反弹为何不如新能源?
。二是因为估值较高,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必然会带来杀估值的压力。
对比新能源和半导体板块的反弹情况,秦洪分析称,“下游需求的差异是导致这些主线反弹力度强弱不均的核心因素。”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主线由于下游需求依然强劲,与半导体板块形成了一定的景气差异。但就后续行情而言,应用在光伏、汽车电动化以及智能化领域的半导体仍然有着一定的投资机会,包括那些替代进口的半导体设备类个股的表现仍可期待。
最大机会或在国产替代
在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看来,经历过快速下跌的半导体板块“已经不贵了”。不过,王贵重向《国际金融报》
“核心替代也合理,但半导体七十年的行业历程,不可能五年就完全替代。同时半导体的机会,不要想着突破GPU、CPU这些核心领域,而是突破一些边缘的领域,比如功率器件、模拟电路、射频中偏开关的MCU等。”王贵重进一步表示。
整体来看,王贵重表示,经历了过去三年的大发展和股价大幅度上涨,行业会逐步进入从1到N的阶段,这个阶段,公司自身的竞争力会更加重要,而竞争力会体现在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上。在具体细分领域,半导体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产品上,有不一样的商业模式,也会有不一样的竞争格局。比如模拟,天然比较分散,龙头公司也就只能做20%的市占率,而CPU、GPU,属于高壁垒赛道,有摩尔定律的保护,带来的结果就是龙头市占率会达到90%甚至以上。
诺安基金经理在诺安成长一季报中提及,“从半导体行业本身来看,虽然短期因为疫情原因,行业供给和需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长期看,由科技创新带来的行业景气度不会轻易改变。另外,我们一直强调,我国半导体产业未来最大的机会在国产替代。在这种时候,我们不应该被短期市场的下跌所影响,不应该对产业的发展视而不见。”
长城基金经理尤国梁在上周的一场直播中表示对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前景比较看好。尤国梁认为,半导体这个行业是信息行业的基础,下游应用广泛,同时又在不断创新,总有投资机会出现。
尤国梁在其观点中也提到了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他认为,“特别是国外对华为等企业的封锁制裁,坚定了我国在半导体领域自主发展的决心,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快,这个国产替代的过程可能会经历5至10年,在这个过程中,国内未来很可能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公司,出现大量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