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之路|史上最难618?销量超预期,商家却喊不赚钱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618”,背后是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受限于疫情带来的物流、供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硝烟四起”,纷纷拿出最大的促销力度,和抖音、快手一同争夺年中最重要的消费战场。
今年618销量好于预期,是多数企业共同的观点。总部位于上海的永璞咖啡创始人“铁皮叔叔”向
但销量的提升,不会直接转化成利润。“购物节需要预热很长时间,此前的销售额会集中在一天爆发,但如果按一个月来计算,反而得到的利润更低了。”温州德赛鞋业总经理张文杰告诉
“看上去热热闹闹在出货,但是赚不到什么钱,利润都被库存影响了。”苏州一家衬衫厂家总经理李诗文告诉
最显著的压力是成本增加。铁皮叔叔介绍,如果看新品的样品,先让样品工厂发到苏州仓库,再从仓库想办法运到上海。平时从苏州仓库往上海仓库调拨,运输成本包一辆车只要1000元左右,疫情初期运输价格飙升。
张文杰也在中算了笔账,“原本快递成本是5元左右,现在达到6-7元,差不多上浮两成,鞋皮、鞋底等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两成至五成不等。”销量下滑的同时,来自员工薪酬、营销支出的压力也未能减轻。
不过,由于库存压力过大的缘故,今年的电商大战比往年更加激烈,部分商家选择离开传统电商,投奔直播电商。张文杰分析称,传统电商平台在面临流量竞争的时候,采取策略是保头部,放弃腰部和尾部的商家,这样头部的标杆效应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很多平台会邀请头部的网红明星来做活动,他们会带走大部分流量,但是我们这些中小商家反而会受到一定冲击。”
在李诗文看来,包括天猫在内的部分传统电商,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过于高昂。“如果两个月前投入成本冲击流量,到了618再发力就没用了。”在她看来,为了在618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商家可能需要提前准备几个月时间,最后的销量往往与产品质量无关,而与运营、投入成本有关,大部分中小商家早就提前“出局”。
“只要能熬过去,哪怕只能保本、或是亏一点都没关系,这是很多企业参加618的心态:活下来就好。”张文杰坦言。在他看来,未来电商平台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因为在不确定的线下消费影响下,进入线上销售的商家数量会不断增多。
在各种风险交织下,企业普遍“危机意识变重了”。“现在会第一时间考虑公司规避风险的能力,万一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怎么找到新的机会。”快手一家童装商家王昕告诉
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为了提振业绩,一度“佛系”的电商们再次“卷”起来了。5月20日,新任“大淘宝”掌门人戴珊和京东CEO辛利军分别为各自平台的618活动助威。戴珊承诺,天猫会在不确定性中,帮助商家实现生意的确定性,在全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内确保生意稳定。
截至6月15日,永璞咖啡在全电商平台的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0%,超出原有预期。铁皮叔叔介绍,增量消费群体主要来自上海地区一些新用户,以及此前参与过团购过来复购的人群。此外,今年天猫的达人带货以及抖音的店铺自播,销售业绩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对618怀着谨慎期待的商家,则把更多希望着眼于未来。王昕告诉
“无论是对商家、品牌还是供应链,疫情都是一场磨炼。”潮牌“玩觅”创始人郭景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