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能置换存“猫腻” 过剩产能为何还是去不掉?

2022-04-17 16:46:22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2年4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北省发现,邯郸市落实钢铁去产能工作不力,存在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虚假置换钢铁产能等乱象,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不力,相关部门监管形同虚设。

  国家有关文件要求,严禁钢铁等行业新增产能,对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邯郸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现有16家钢铁企业,生铁产能4273万吨/年,粗钢产能3873万吨/年。

  据了解,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金钢铁)2021年拆除原2号高炉后,在未取得能评、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在原2号高炉南侧空地上违规开工新建一座1260立方米高炉,涉及产能116万吨。2022年2月,前期暗查发现,该高炉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其他附属设施正在建设。

  图1:新金钢铁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违规建设高炉,2022年2月,前期暗查使用无人机拍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烘熔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烘熔钢铁)。该公司也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于2021年底违规开工建设一座1580立方米高炉,涉及产能137万吨。2022年2月,前期暗查发现,该高炉基座基本建成,热风炉已具雏形,计划2022年6月建成投产。

  图2:烘熔钢铁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违规建设高炉,2022年2月,前期暗查使用无人机拍摄,基座基本建成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官网提供的视频和无人机暗查中看到,新金钢铁新修建的高炉,建筑主体部分远高于周边厂房,几乎与厂区内烟囱等高,乍看之下颇为显眼。在烘熔钢铁新建高炉施工现场,大量蓝色幕布包裹的圆柱形建材堆放在地上,高炉基础所需的底座、立柱等清晰可辨。在与督察人员交谈时,企业有关负责人关于“边跑办手续、边建设项目”“以为未批先建问题不大”等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仍有市场。

  督察发现,新金钢铁为保留已建成投产的450立方米高炉产能,用尚未建成的600立方米高炉顶替化解产能任务,并获得奖补资金6383万元。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虽多次现场检查,但对该公司以“偷梁换柱”方式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获取国家奖补资金行为视而不见,确认其完成了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化解任务。

  邯郸钢铁公司原有一座1000立方米高炉,早在2011年就应关停,但该高炉一直违规生产,直至2016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相关问题后,邯郸钢铁公司才对其实施封停但未拆除。河北省和邯郸市将其列入2018年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规定“列入钢铁去产能任务的产能不得用于置换”。但督察发现,邯郸钢铁公司2019年违规将该1000立方米高炉参与其老区搬迁产能置换,作为正在建设的新厂区置换产能指标来源之一,相关部门在审核时把关不严,让其蒙混过关。

  海通期货黑色系研究员邱怡宏认为,我国对钢铁去产能落实的态度一直都没变。今年2月7日,三部委联合发布《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坚持总量控制,明确了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严格落实产能置换、鼓励电炉炼钢等多项要求。虽有完善,但是政策上对钢铁供应予以限制的大方向始终如一,推进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目标一直都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举措和坚定方向。

  专家建议,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应理性看待市场,科学安排投资和生产,避免因未来行业利润下滑导致经济负担过重。进入新发展阶段,企业更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竞争力,引领并创造新需求。

下一篇:中国海油什么时候开盘 上市时间及中签收益预估
上一篇:鲁西化工:筹划发行股份购买鲁西集团100%股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