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业偿债“秀肌肉”,房地产融资端信用亟待重建
3月份以来,包括佳源国际控股、新城控股(25.500, -0.43, -1.66%)、旭辉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房企发布了其偿债信息,其中不少房企提前将款项拨付到位。在向市场和投资者展示偿债能力的同时,更表达了企业自身的偿债意愿,借此增加信息透明度,试图恢复市场信心。
3月10日,一家名气并不大的上市房企佳源国际控股(发布了一则公告,表示,对于一笔将于2022年3月11日到期的13.75%优先票据,将安排所有必要资金至其受托人的银行账户,用于偿还相应的本息。
旭辉方面表示,本次公司债偿付提前到账后,其在2022年公开市场需偿付的债券仅剩4月23日到期的一笔人民币境外债券。根据旭辉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对于该笔境外人民币债券,其已提前回购共计1.194亿元,占本金总额约7.46%。
同样在9日,新城控股(601155.SH)也披露了提前偿债的信息。公告显示,新城控股境外子公司曾于2018年发行了一笔总额为2亿美元、利率为7.5%的无抵押固定利率债券,并将于3月20日到期。
新城控股方面决定提前赎回并予以注销。“本次赎回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新城控股在公告中称,债券赎回申报期内,投资者合计申报美元债券约1.6亿美元,其已于2月18日按照债券票面的原价支付本金及应计未付利息,并于同日根据相关规定及债券条款注销已赎回的美元债券。
值得一提的是,3月4日,中南建设(3.600, 0.05, 1.41%)(000961.SZ)发布公告称,其将于3月7日支付“20中南01”、“20中南02”的年度利息,并支付有效申报回售的“20中南01”债券本金7.98亿元。
“尽管监管层对信贷政策已有所放松,但房企融资环境的根本性改善,或谓房企普遍性的融资好转,最终还得取决于楼市预期的扭转。”西政资本也表示,对于存在流动性问题的房企,目前大家都还是保持不碰或者观望的心态,除非是楼市出现大幅反弹。
某华东房企内部人士亦向第一财经透露,就其所在企业自身来讲,因本身信用较好,按揭贷款、开发贷等都已经恢复了正常,有按揭放款快的城市发放周期在10天之内,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购房者信心恢复难度大,大家不来买房子”。
积极的信号是,近来市场已有所回暖。某房企浙江市场的相关人士表示,“整体还没有特别好,但之前可能是来访都没多少,要么就是只看不买,现在已经能有成交了”。亿翰智库预计,到今年三季度销售数据有望实现同比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