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主变大债主,超20家上市公司集体"晒惨"变脸
1月29日,上海装饰行业第一家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全筑股份,成为最新一家“声讨”恒大的公司,该公司预计2021年净利润亏损8亿元至12亿元,而2020年同期净利润为1.33亿元,一年将过去7年净利亏光。
全筑股份解释,公司第一大客户恒大出现流动性问题。自2021年4月以来,公司持有的恒大商业承兑汇票陆续出现逾期未兑付的情形,同时恒大的应收款回款情况出现大面积恶化。公司虽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但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应收恒大集团及其子公司款项计提了相应坏账准备。
1月28日,另一家从事建筑装饰装修的亚厦股份(002375,SZ)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净利润亏损7.38亿元至9.28亿元,而2020年同期盈利3.17亿元。数据显示,亚厦股份也将2019年和2020年两年净利润亏没了。
亚厦股份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系对恒大及纳入国家三条红线范围的地产商相关应收款项、合同资产等计提减值损失,公司涉及上述地产商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及存货等约12.5亿元,鉴于恒大开具的商票已开始大面积违约,其主动兑付全部到期票据的可能性不高,不排除票据持票人要求公司承担作为背书人的法律责任。
此外,亏损更严重的还包括广田集团(002482,SZ)和金螳螂(002081,SZ),其中,金螳螂预告2021年净利润为亏损40亿元至50亿元之间,而上年同期为23.74亿元;广田集团发布业绩预告显示,20221年净亏损40亿元~50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增加410.02%—537.53%,2020年同期净利润为7.84亿元。
恒大在《恒大集团就境外债相关事宜的声明》中表示,正会同相关顾问机构,以积极的态度与境外债权人持续进行沟通与对话。当前,集团已向境外债权人明确表态,董事会、风险化解委员会及集团上下正不遗余力地评估经营情况、稳定生产运营、保障资金周转,集各方之力共同制定一个全面、细致、有效的债务重组计划,以保障各方合法权利。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已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由集团通过公告形式陆续予以披露。
期间,集团与相关各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推动探索风险化解工作实施路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本集团也意识到,由于集团规模庞大、业务繁多、利益相关方众多,面临的情况将日趋复杂,这需要与各方进一步研讨和推演各种可能性与实施路径,全面评估和衡量各种潜在方案,为开展下一步更深入的沟通夯实基础。
恒大集团在声明中表示,集团董事会及风险化解委员会以一贯负责任的态度,恳请各境外债权人给予更多时间,支持恒大集团充分考虑各类不确定性和风险,为形成一个对各方利益都有保障的债务风险化解方案而共同努力。
1月25日早间,中国恒大再发公告表示,公司及顾问团队已与境外债权人展开积极对话。公司在与债权人沟通时已明确表明,公司和公司风险化解委员会一直都在不懈努力地评估恒大集团的情况、稳定生产运营,以期制定一个对各方持分者都有利的重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