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省会城市住户存款:5个省会人均存款超10万
省会城市,是我国城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省会城市拥有全省最好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大量的技术、人才、资金资源也会向省会城市集聚,省会城市的“体制内”人员较多,国企较多,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居民存款也会比较多。
记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27个省会城市住户存款数据梳理发现,共有杭州、沈阳、广州、太原和南京5个省会城市人均存款超10万元。整体上看,南方一些省会城市人均存款较低,北方省会人均存款更高一些。
数据显示,共有杭州、沈阳、广州、太原、南京5个省会城市人均存款超过了10万元。这5个省会中,3个位于南方,2个位于北方。其中,杭州是第四经济大省浙江省会,浙江也是我国民营最为发达的地区,经商群体庞大。
一线城市广州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省会,华南地区的政治、教育、交通、医疗等中心,大学在校生数量名列全国第一。同时,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有着全国最好的专业批发市场,有大量的从业人员。近年来,广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居全国各大城市第四位。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记者分析,北方很多城市居民的投资渠道相对不多。相比之下,南方城市的商业文化、投资氛围浓厚,居民的投资渠道也多。因此存款多少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广州市民可能买股票、理财产品、房产等投资更多一些,而沈阳在这方面的投资要少一些,因此人均存款更多。
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南方城市的集聚的外来年轻人更多,他们更敢于消费和投资。在房价方面,南方省会城市房价水平整体较北方省会城市要高,房价高,意味着对居民存款的消耗也比较高。
牛凤瑞说,像沈阳这样的老工业城市,国企多,退休职工多,很多老年人原来就有房子,可以满足居住需要,购买新房的整体需求就不如南方省会城市。对老年人来说,银行存款获得的利益比较稳定,他们也更愿意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