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2021年收官:恒指跌14%恒生科指跌33%
2021年12月31日,港股迎来年终结,恒指收涨1.24%,年度大跌14.08%,国企指数跌23.3%;恒生科技指数(5670.96, 195.26, 3.57%)跌32.7%,自今年高点近乎腰斩。回顾2021年,港股市场先扬后抑,2021年年初年初一度突破31000点,“打到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过,随着香港提高印花税、美债收益率飙升、通胀加强以及政策新规等多重夹击,港股越跌越深,一度跌破23000点,截至2021年12月31日,港股定格在23437.19点。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共计涌入港股4543.96亿港元,半年流出113.84亿港元,近1年只腾讯就获内资涌入1123亿港元,中国移动(46.8, -0.25, -0.53%)获涌入641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获涌入351亿港元,吉利、快手、中芯国际(18.66, 0.06, 0.32%)等也获内资涌入,流出最多的是美团的35.74亿港元。
科技板块重挫,恒生科技指数今年累跌超32%,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28.35, 0.45, 1.61%)等在线%,房地产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明源云(17.76, 0.76, 4.47%)重挫63%,科技巨头阿里跌近50%,近乎腰斩,手机设备商、正式官宣造车的小米跌了42%,美团跌21%,腾讯跌18%。
医药股,尤其B类医药股今年跌幅居前,嘉和生物、启明医疗、沛嘉医疗、再鼎医药、药明巨诺等股价纷纷腰斩,今年新上市的新股中,贝康医疗跌超70%,心通医疗跌近70%,兆科眼科、堃博医疗、鹰瞳科技、先瑞达医疗、归创通桥等纷纷腰斩。
展望2021年,建信国际最为看好,相信可于明年上半年可见到曙光,明年上半年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窗口,而盈利可能在明年中见底,预计全年恒指波动区间在22000至28600,国指波动区间7600至10500,科指波动区间5800至7500。
不过,也有券商虽看好明年港股表现,但认为上涨空间有限。平安证券认为,未来随着政策逐渐明朗,港股风险偏好有望逐步修复。不过在22年盈利下行的背景下,港股整体上涨空间有限。同时从历史来看,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及停止扩表的时间段,港股面临一定的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