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柔宇科技大缺血:被爆大规模欠薪欠债

2021-12-15 15:18:56

  柔宇科技瞄准属于下一个时代的柔性屏,并走在了全球前列,这个身份让公司拥有超高的起点。但是,技术环境薄弱、应用生态缺乏的背景下,一旦市场反馈不及预期,或资本市场相对收紧,摔下来的速度也会更快。

  柔宇科技2020年赴美上市不成,随后拆除VIE架构,当年年底披露IPO招股书,在中信证券(26.440, 0.12, 0.46%)和中金公司(52.790, 0.10, 0.19%)双重保驾护航下,计划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募资144.34亿元。不料,舆论汹涌,监管机构对柔宇科技开展现场检查,今年2月,公司主动终止了上市进程。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9.61亿元。截至去年6月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4.27亿元。

  2017年,公司以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项目获得银团贷36.40亿元,到2020年底已使用28.56亿元。这笔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8年,按月付息,年化利率5.88%。也就是说,光这一笔贷款,公司每年需要支付的财务费用就达1.68亿元。

  学霸刘自鸿领衔的柔宇科技起点颇高,合伙人也都非等闲之辈。核心管理团队中的余晓军、魏鹏、袁泽、邹翔、张杨洋等,都是来自清华、北大、斯坦福等机构的科学家,还有摩托罗拉、TCL等公司的设计负责人Park Cheol Woo加入。

  公司创立伊始便专注于柔性电子技术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两年之后,厚度仅有0.01mm、最小卷曲半径1mm的彩色全柔性显示屏面世,柔宇科技一炮打响;2018年,公司投产了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并发布了全球首款消费级量产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次年一季度开始出货。

  飞速发展与资本的加持密不可分。创立之初,柔宇科技就拿到深创投的投资,随后几年,中信资本、招商资管、保利资本等机构加入其中,5轮融资获得子弹48亿元左右。公司在一级市场遭遇热捧,徐小平还曾因为错过了投资机会而表示“心痛”。

  当时,公司拥有超豪华的董监高团队。三名独董中,除了技术派的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孙小卫,另两位分别是前招商银行(51.010, -0.14, -0.27%)行长马蔚华和“硬派独董”刘姝威。

  柔宇科技的崛起伴随着争议,今年准备上市向公众交出家底,更是遭遇舆论危机。柔性屏良品率、2B还是2C、手机销量到底怎么样、没有盈利能力却要到A股市场募资上百亿等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柔性屏的设想直面未来,但在当下,不仅技术上难以达标导致良品率和产能受限,更重要的是缺少应用的场景。

  柔宇科技的2B业务,签下了多个企业级客户。给空客飞机的座椅、格力电器(35.930, -0.27, -0.75%)的屏幕提供显示集成方案,如此之高的成本和造价,体验能比“传统”屏幕强多少?更夸张的是,给LV的包包装个屏幕,泸州老窖(261.310, 0.91, 0.35%)酒瓶上的品牌形象,也用柔性屏来展示,就纯粹是伪需求了。

  场景不成熟的背景下,B端客户可能会为了噱头合作一次,但不会把柔性屏这种技术作为主要的需求点。

下一篇:把握新趋势,迎接新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方大集团股吧,方大集团股票为什么天天跌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