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为何屡陷财务造假质疑?

2021-12-08 18:49:04

  12月7日,牧原股份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记者表示,子公司票据逾期主要是因公司未及时收到部分持票人的有效提示付款申请,或持票人选择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银行要求。另外,到今年底公司能繁母猪数量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农牧装备园工程已有部分完成建设。

  公告显示,经牧原股份核查,2021年8月1日至11月30日,公司共有32家子公司出现付款逾期。截至11月30日,其中23家子公司已完成全部逾期商票的兑付,尚有9家子公司存在逾期未支付商业承兑汇票合计1707.27万元。

  显然,市场更在意的是牧原股份多家子公司票据逾期是不是公司现金流难以为继的前兆。近年来,牧原股份持续高速扩张的经营模式,截至三季度末,牧原股份的短期借款为187.9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65.11亿元。

  与此同时,新建猪舍的投建尚未竣工,牧原股份正在建设中的楼房猪舍有别于传统猪舍。“楼房猪舍是养殖模式的一种补充且投建的耗资很大,普通养殖主体负担不起,很可能还没建成现金流就垮了,大部分养殖主体更适合传统的圈舍形式。”前述分析师说。

  那么,大幅度扩产对资金的需求和本次子公司票据逾期有关联吗?12月7日,牧原股份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记者表示,本次子公司票据发生未及时支付与公司现金流情况无关,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与现金流情况正常。

  上述负责人还说:“目前内乡县产业聚集区建设的农牧装备园工程已部分完成建设,目前有多家上下游产业企业完成入驻投产。产能方面,截至10月末,公司能繁母猪数量在270万头左右,较9月末略有提升,至今年底公司能繁母猪数量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根据牧原股份6日晚间披露的11月销售简报,当月销售生猪387.4万头(其中仔猪销售7.2万头),销售收入67.67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5.96元/公斤,比2021年10月份上升34.34%。

  今年1~11月,牧原股份已销售生猪逾3500万头,按照月均销量计算,完成全年出栏目标不是问题。公司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会上表示,公司将以阶段13元/公斤的完全成本作为2022年度成本端的奋斗目标。优化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带来的养殖成绩提升依然是下阶段成本下降的主要来源。

  “能繁母猪的存栏上个月环比持续下降,存栏趋势变化需要密切关注,有许多因素会产生影响。整体来看,生猪供过于求的局面并未出现逆转,现阶段猪价下的小幅盈利会令养殖主体对后市猪价出现分歧,弱化去产能化过程。明年二季度,猪价应当还会下跌,但跌破今年低点的概率比较低。”一位养殖行业的分析师对记者说。

  实际上,上市7年多来,随着牧原股份业务体量高速增长,市场内质疑公司造假的声音不绝于耳。质疑牧原股份的投资者大多着眼公司的财务数据真实性,看空者多认为牧原股份在高速成长时保持基本面表现大幅领先同行业竞争者且财务表现健康稳定的情况是不合常规逻辑的。

  对此,牧原股份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公司近日关注到,招商证券工作人员杨某在股票交流群中,发布与本公司相关的不实言论。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流动性都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对该类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保留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下一篇:无人驾驶概念股异动走强 万安科技等个股表现活跃
上一篇:a股大盘连续跌停,中国股市大盘跌停记录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