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机构化,股市散户永远赚不到钱
1:去散户化是要行政规定散户不可以炒股吗?
不是不可以参与,是说投资者构成或将变化散户逐步离场,也就是说国内是大量散户在炒股,而美国市场则是机构的天下。注册制实施后,小盘股的高溢价格局或将打破,市场估值逐步回归理性,投机的空间小了,市场也更为专业,这可能会让大量散户难以在市场中获利,导致他们逐步离场。
2:散户的逻辑和机构的逻辑,到底有什么不同
牛人往往都有很高的投资维度,通过哲学,商业模式去看问题。由于自己很幸运也是身处这个最好的行业,经常能接触到很多基金经理。我也经常发现,最牛的基金经理往往不会和你讨论个股,而是基于方法论和投资哲学的交流。他们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衡量优劣,而不是找到明天就能上涨10%的股票。在访谈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这种高维度的思想:
1)巴菲特的商业模式。许多人对于巴菲特的学习更多基于他一直以来推行的价值投资方法,当然这本身也是真正能长期带来超额收益的方法。但肖志刚在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去思考巴菲特的商业模式。我个人理解是,巴菲特的核心还是去获取低成本(甚至零成
本)资金的能力。类似于卡牌游戏中的“赚卡差”。这种能力帮助巴菲特能够从容面对巨大回撤(在其早期历史也经历过大回撤),以及可以降低投资回报预期。
2)应对比预测更重要。有一个观点,世界是无法预测的。如同索罗斯的理论,所有人对于世界的认知都是不完全的。当然,投资中我们依然需要做预测,但是这个必须基于一个系统去做,而不是随意的拍脑袋。其次,很多时候我们的预测未必正确,基于过去预测之后的对策会更重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对应机制。
3)投资的四个层次。投资中的层次由低到高,分为行业研究,行业配置,大类资产陪以及全球宏观配置。第一个层次是在行业内对于公司做对比,比如汽车中谁更好。第二个层次是不同行业的对比,比如经济结构中,哪些行业有亮点。SUV增长背后的消费升级有什么宏观大背景。第三个是不同类别资产的对比,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第四个是在全球宏观配置,就没有现金这个概念了,类似于过去二十年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崛起,那么未来中国还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吗,下一个中国又在哪里
4)长期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自己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短期内影响投资收益的是两个因素:运气和能力(luck andskill)。长期看,影响我们投资收益的只有能力。如果能力无法提高,最终会被均值回归。所以肖志刚会立足于提高自己的长期能力。以下是我们访谈的全文:
三次牛市的逻辑:互联网带来的人口爆发力
过去的三次大牛市,2007和2015,都让人记忆犹新。对过去三次大牛市的归因,则是牛市和中国互联网的人数互为因果。而两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券商和手游。
2007年的牛市,当时我还在读高三。很清楚的记得,每次上午课间操结束,为了看昨天NBA的比赛报道,去学校商店买晚报的时候,报纸首页的标题基本都是股市新高、冲击多少点。而我作为高三的学生,也很好奇。当时报纸有一个版面,全是用来放每个公司的股票代码、股价以及昨天的涨幅。大概看了一周时间,每天看到的版面,基本一半的股票,都是涨停。并且,没事还背背代码,。。
在看到第二周后,我都准备炒股了,感觉来钱太容易了。抽了一个中午的时间,骑着同学的自行车到县城华泰证券的营业部,我问老板你们能开户吗老板说你有多少钱我掏出浑身上下生活费300元,老板说你还是留生活吧。。。
2007年的大牛市,给我的印象大致就是校园和报纸上的碎片。那时候没有微信、电脑尚不普及。而2015年的大牛市,你可以每天在微信群里收到红包,每天可以听到身边的人又赚了多少万。互联网以及技术的普及,带来了互联网人口的爆发式增长。而牛市,受益最明显的,就是券商。
找了下东C的2011年和2016年的业绩报告,2016年东C的盈利是上市时的7倍。并且,今天的东C,商业模式已经完全有别于2011年。2011年的东C,主要靠广告挣钱,那时候,还停留在一个投资社区和门户。在东财的模式发展中,逐渐把门户的股吧的流量转化到交易用户:基J和证。而这,最大的时代背景就是中国互联网的超高速发展。今天手机上就可以买基金、交易股票,散户的交易频次、冲动,是2007年的交易大厅时代,是远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手游,是另一个受益于互联网的行业。原来游戏是需要一个载体:比如最早的小霸王、后来的网吧,个人电脑,现在直接装到手机里。这种规模的变化,几乎是指数级的。而我们如果从游戏公司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行业的规模以及潜力。2004年,盛D凭借传奇上市。那时候,陈T不过32岁。32岁成为中国首富,最大的时代背景就是游戏行业刚刚发展。而后,巨R、腾X、网Y不断涌现。
3:散户相对机构的优势有哪些
1.负债优势。散户的钱是自己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约束。这个没办法,机构必须讲规矩,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但可以抽出其中一部分优点来作针对性改进。
2.流动性优势。规模不太大的散户都可以一键满仓、一键清仓。这条机构无法复制,只能靠偏向大票获得较好的流动性。由于我的风格选择的标的绝大部分都是较大市值的公司,且换手率很低。至少在基金起步阶段,流动性不是问题,策略容量也不是问题。
3.保持满仓。这条机构可以复制,前提是向投资者承认,在择时方面,我一无所知。如果投资者自己喜欢择时,可以通过申购赎回来择时,但强烈不建议这样做。没啥金融危机、国家政变、世界大战、火星撞地球、M48星人入侵之类的事就永远满仓,毕竟多数公司的价值还是向上变化的,除非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资产可买了。
4.无视波动。这条机构也可以复制,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建立信任的投资者。在净值波动时,我是不会慌的,已经非常习惯了,但投资者可能会慌。通过条款强行锁住钱并不是长久之计,最好还是找到信任的人和钱。
5.集中投资。这条机构没啥好办法,要做成基金,单票单行业上限就无法突破,做不到散户那么集中,只能在限定范围内尽可能集中。
6.绝对收益目标。这条机构也可以复制,不少私募也是绝对收益导向的。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到后面相对收益目标的股票型基金大部分会被指数基金代替,这个进度在欧美已经走了很多了。虽然我不认同这个理论,但在商业上,指数基金相比相对收益基金确实有很多优势。哪怕国内公募基金长期显著跑赢指数,指数基金还是会吃他们的市场份额。而长期绝对收益目标是指数基金无法做到的,不构成太直接的竞争。
4:市场机构化,散户还能撑多久
今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说是很难赚钱的年份,而就普遍的情况来看,普通投资者真正实现盈利的占比并不高,但,与之相比,今年机构投资者却是丰收的一年,而借助白马股、大蓝筹的亮眼表现,不少机构投资者的年度收益率还是非常可观的。
事实上,对于今年而言,市场指数持续失真、个股表现严重分化等现象,无疑是2017年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其中,根据数据宝的数据统计,年内A股市场中,出现20%至50%跌幅的个股达到1394只,而跌幅超过50%的个股达到192只,至于年内跌幅在20%以内的个股,则为773只,言下之意,今年以来,有接近1600只股票的年内跌幅是超过了20%。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今年来说,成功捕捉到白马股、大蓝筹的投资者,会获得非常喜人的投资收益率,但,从总体而言,这个比例并不高,且白马股、大蓝筹在A股市场中的占比也并不多,与此同时,按照A股投资者的普遍投资意识,对长期稳定性较强的股票,并不具有太多的好感,由此也暗示了投资白马股与大蓝筹的比例会相对偏低,与之相比,不少普通投资者更热衷于中小市值股票,而今年以来不少中小市值股票的跌幅也是非常显著的,这无疑成为不少投资者持股市值快速缩水的重要原因。
对于少数白马股、大蓝筹的上涨,往往容易引起市场指数的失真效应,在实际情况下,因这类股票占据较高的市场权重,且整体估值较低,一旦股价出现接连大幅上涨的走势,则往往轻松拉升整个市场指数,近1600只股票年内下跌超过20%的表现,确实出乎市场的预期,实际上,从市场指数的年内表现来看,却掩盖了这一市场真相,由此可见,对于市场指数的表现,或许已经显得并不重要,而市场指数的失真效应可能仍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受此影响,A股市场机构化程度有所提升,而对于普通散户而言,要么选择继续深套,并耐心等待持股市值的回升;要么就选择清仓离场,甚至销户远离,实际上,从最近一两年的市场状况来看,A股市场“去散户化”的迹象也是非常明显,而不少散户也开始加快远离这个市场
。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去散户化”程度持续增强,这似乎成为了A股步入成熟市场的标志,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其本身属于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而在其多年投资的过程中,确实给A股市场的发展贡献出不少的力量,但是,时隔多年,不少投资者不仅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享受到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成果,反而最后落得亏损销户的结果,这确实是一个悲哀。
对于今年的A股市场,在普遍个股非理性下跌的背景下,能够实现持股市值的不亏损,或许已经是一位投资高手了,但,对于“去散户化”持续加快的股票市场而言,即使今年不被市场淘汰,也很难保证以后可否保持不败之身,而多年来,真正摆脱“七亏二平一赢”命运的投资者,还是寥寥无几,而资本市场发展与壮大的成果也并不是任何人可以享受的。
5:为什么说,中国大部分散户都不适合炒股
股市里一般是七亏两平一盈,大部分散户在股市里都不赚钱。因为炒股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是门大学问,比如:
1、风险控制:一般散户都没有太大的风险意识,不懂不同风格的股票分散投资,承受了高风险但盈利比较少。
2、投资思路:大部分散户也没有自己的投资思路和纪律,炒长线和炒短线的操作思路是不一样的。长线更侧重于公司的成长性,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短线受资金以及技术指标的自我实现影响更大。不同思路选股指标、操作策略上不太一样。一般散户也很难做好止损线和止盈线,严格执行,赚了觉得还会涨,亏了觉得要等着涨回来,自然赚不到钱,仅仅是跟数字在博弈。
为了规避这个问题,选股的时候可以多参考一些选股软件,现在很多人会用易选股、牛股王、财联社这一类软件。比如易选股,可以清晰地看到符合买入或卖出指标的个股,热门题材相关联的个股,我就靠这个来提高自己盈利的可能性。
3、炒股是个技术活,不是买彩票,需要时间、精力以及对数字的敏感度。但很多人总觉得炒股是个很容易的事情,不相信自己做不好。如果做不好,就应该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多关注一些基金,说不定盈利比自己炒股还高。
6:炒股有人说我是散户,是什么意思
散户有两个理解:
就是指 中小投资者 证券监管部门对中小投资者的定义是持股50万元一下的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为A股市场贡献了80%的交易额。(50万是一个明确的数据,到达50万后会进入名单,并可以开通股指期货等一系列业务)
是指 没有自己理性的投资原则 盲目跟风 寻找所谓的主力。或者是只会根据K线和基本的消息面和政策面投资的中小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