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放水利好哪些行业
央行降息最利好哪些板块?
金融房产等大板块. 重大利好,央行突然放水 未来房价将怎么变
央妈给商业银行借钱了,加上M2的乘数效应,最终可以创造将近2万亿的放水量,这钱虽然有点利息,但不多(3.2%),商业银行拿到前后一年后才还本付息。 中国央行的放水政策对国民都有哪些影响
1.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会继续下降
央行开闸放水,市场上的钱就多了,用钱的成本也就跟着降低了,所以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包括你上手的各种“宝”)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会下降。
未来央行继续放水的可能性很大,从此前的“降准降息”的模式上看,接下来的降息或许近在咫尺。所以,想买理财产品的话,优先选择期限长的,提早锁定一个较高的收益率。
2.短期内利好股市
毋庸置疑的是,降准对股市而言的确是重大利好。但是,降准这类利好经常被主力用作出货工具,再加上新股发行,市场的资金面又会处于偏紧的状态,股市继续上涨的压力不小。长期看,能否持续保持向上的态势,好规划理财师不敢妄下结论。
另外,考虑到2008年以来历次降准后上证指数均高开低走,甚至大跌,投资者还是要谨防“历史会重演”的悲剧。短期内有可能会出现震荡,所以建议股民们不要冲动入市。炒股是高风险投资,入市需谨慎!
3.债券市场或继续保持慢牛格局
降准为债券市场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这对债市形成利好,2014年的债券牛市行情并未走远,未来仍值得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投资债券市场呢嗯。往下看吧
4.基金的又一波“春风”扑面而来
此前市场的震荡,让很多基金净值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而央行此番大幅降准,或将改变很多基金的命运。作为投资标的为股票的权益类基金,尤其是重仓大盘蓝筹股的基金,短期的收益可能会有明显的反弹。同样,债券基金,尤其是二级债基,依然可以长期布局。
5.P2P短期收益稳定,优选平台很重要
降准对P2P网贷的整体影响并不大,但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的货币成本进一步降低,P2P的收益率出现下滑也是可能的。
尽管未来P2P网贷的收益率会下降,但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投资者应优选优质平台来投资,尽量避免选择收益率畸高的,比如在15%以上的平台。
6.有购房刚需的,可提上日程
降准后,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多了,这样对于购房刚需的老百姓来讲,贷款买房也更容易了。再加上国家不断出台针对楼市的“救市”政策,有购房刚需的小伙伴,可以尽早提上日程了。
7.国债的收益率是否会下降,有待未来验证
如果你已经购买了此前发行的国债,那么无论是今天开始的大幅降准,还是未来的降息,都跟你没关系。但是如果央妈继续降息,那么后期发行的国债,收益下调的几率很大。 央行降息放水 哪些板块将受影响
银行利空,利好房地产,谢谢采纳 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
阿里巴巴早期的投资者包括由高盛、TranspacCapital、InvestorABofSweden、technologyDevelopmentFundeofSingapore组成的风险投资团,1999年10月,该财团联合向阿里巴巴投入500万美元。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最大的投资者为日本软银,2000年和2004年软银先后注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与6200万美元。
阿里巴巴此前三轮私募完成后,创业团队占47%的股份,富达约占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约15%,软银约占20%。
在雅虎和阿里巴巴合作之后,雅虎将拥有40%的股权。如果不考虑一些机构投资者的退出,创业团队股权将被稀释到28.2%,富达稀释至12.8%,其他几家股东稀释至9%,软银稀释至12%。加上增持阿里巴巴股份,软银将持股阿里巴巴16%,成为雅虎与创业团队之外的第三大股东。
在雅巴交易完成后,马云及其公司管理层手中的股票比例可将为28.2%,从而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让给了新加入的雅虎。但是如何保证其控股地位和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分析阿里巴巴的发展和马云的强势性格,绝对不会把阿里巴巴的控制权让给他人。在机制上如何实现呢我们可从雅虎提交给SEC的8-K文件看出,雅虎将持有阿里巴巴201617750股普通股,约占阿里巴巴整体股份的40%,35%的投票权。雅虎为此付出的代价是10美元、雅虎中国的所有业务、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权。 阿里最新股权结构是怎么样的
30日有消息表示,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向SEC提交了20-F文件。文件上透露,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最新持股比例降至6.4%,仍为阿里巴巴第三大股东。
不过,不仅马云持股有所下降,基本上跟去年比,其他几大股东:软银集团持股、Altaba持股、阿里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持股和高管以及董事会总共持股份额都有所下降。
其中降得最多的则是阿里高管和董事合计持股的部分,由去年的10.6%降至9.5%,而目前阿里的最大股东依然还是软银集团。
据阿里最新的财报显示,2018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核心电商业务收入2140.2亿元,同比增长60%,两项均创历史新高。截至3月份,零售平台的移动月活跃用户高达6.1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