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成绩单”

2021-11-13 20:46:27

  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试行)》,银保监会对银行保险机构开展了2021年公司治理监管评估。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总体情况》(以下简称“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来在监管推动下,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意识逐步提高,公司治理建设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关注。

  。被评为C级(合格)的机构最多,共1100家,数量占比59.24%;其次是B级(较好),共366家,占比19.71%;两者合计占比78.95%。被评为D级(较弱)的机构共253家,占比13.62%;被评为E级(差)的机构共138家,占比7.43%;无A级(优秀)机构。

  在监管推动下,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意识逐步提高,公司治理建设和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公司治理规范性、有效性不断提升,在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董事会建设、强化风险管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探索了一些提升公司治理质效的良好做法。

  。国有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坚持落实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党委前置研究要求,持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保险机构不断建立健全党委与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主体间沟通机制,推进议事规则与决策流程衔接更加有效。

  。银行保险机构不断优化董事会结构,逐步提高独立董事占比,定期组织董事履职培训,提升董事会履职效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均具有较高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准,且其独立董事一般由著名学者、国际组织前负责人、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前执行官担任,部分机构独立董事占比超过40%。

  。部分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不断革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手段。有的机构建立了对接授信审批系统的关联交易管理系统,在授信申报、额度审批环节实现实时管控;有的机构借助科技手段,精细测算业务风险与收益,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银行保险机构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融入经营管理各环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减费让利,精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农村商业银行下沉服务,深耕当地,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部分机构股东行为不合规不审慎,表现为:股东入股资金不实、违规股权代持、主要股东违反“两参一控”规定、主要股东违规干预经营管理、中小股东未能有效参与治理等。

  部分机构股权管理不规范,表现为:股东资质未能持续符合监管要求、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银行变相接受本行股权质押并提供授信、股东持股比例超过监管限制。

  部分机构监事会和管理层运作不规范,表现为:监事会构成不符合监管要求、监事会监督作用发挥不足、高管配备不足或长期缺位、高管违规兼任。

  部分机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表现为:内部问责机制存在缺失、薪酬制度体系不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规、对绩效考核制度及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估不足。

  部分机构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不准确,不同程度存在未逐笔披露重大关联交易类型及金额、未披露外聘中介机构情况、未披露重要员工薪酬信息、未披露风险信息、对股东股权质押冻结情况披露不准确或不充分等情况。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评估反馈等后续工作,督促参评机构认真整改发现的问题,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应用,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强和改进公司治理监管,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下一篇:恰恰市值,恰恰实时股价
上一篇:原始股和ipo的区别,新三板原始股上市能翻多少倍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