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牛股在熊市末期准备好了,周线选10倍大牛股
1:
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被套的庄很多时候是利用高抛低吸的手法降低其持仓成本,而新庄基本上很少介入,除非某股票有很好的题材。
注意散户当中所占的份量也未必是最大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散户被套后并不一定愿意割肉离场,这部分筹码会被锁定,故此很多时候熊市时总体成交是萎靡的。
2:熊市末期特征是什么
在熊市末期,市场最主要的表现是感觉市场没人参与了。经过长时间的下跌,绝大多数投资者彻底绝望,市场上的多头被彻底歼灭,指数屡创新低,何时卖出都是正确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形成共识。市场上公认的有效支撑都被有效击穿,形成无底状态,也找不到底了。
作为个体的普通投资者表现为精神崩溃,夜不能寐,落实到行动上表现为不计成本地挥泪砍仓,发誓永不进股市,部分投资者将股票账户注销。
从过去几次历史底部看,市场的融资功能完全丧失。管理层不再发行新股,即使发也发不出去,新股开盘即跌破发行价,认购新股的队伍极度缩水,这意味着真正动了管理层的奶酪。政策面开始恢复对股市的关爱,对股市新政策的出台格外小心,谨慎呵护股市,也没有人敢再随随便便对市场指手划脚。
从市场表现看,地量往往先于地价出现。技术上,地量预示着做空动能释放完毕,但会不会有新的地量出来很关键。这时只等待市场的最后一跌,产生地价。对于个股而言,股价上要有2元以下的股票出现,同时出现大批4~5元的股票。
熊市不言底,原因是任何一次成功的预测前面总是有N次失败的预测。能成功抄到底,全仓买入的人,相当于刘翔在跨栏比赛的同时去捡一根绣花针,那只是理论上的存在。
当市场的真正底出现时,无人知道是底,也无人敢相信这就是底部。市场只有从底部走出来,并被反复确认后,才能事后被追认为是市场底。至于市场上公认的有效支撑如2245点、2000点是不是底,只能由市场决定。
3:导致牛市熊股和熊市牛股的原因是什么?
回调不到1/2的,都算上是强势特征的,以后会不会走熊市,这取决反弹的,如果反弹有效的站稳30周均线的,还是牛市,还有更高的高点等这去摘取,如果不能有效的站稳30周均线或者,附近就夭折,那就是熊市的开始,谨慎操作. 大盘早已经脱离了上升趋势,这轮行情大盘是围绕5月均线月均线压制股指,在看看这轮的涨幅,已经是7.65倍了,很高了,回过头来分析这轮行情是什么发动的,为什么?是奥运,有点,是宏观经济走好,有点,是人民币升值,也有点,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所谓好的公司要在这个市场里抽血.那就是融资,圈钱.试想一下,现在发了多少大盘股,要是在熊市发的出去么,还有法人股的减持,这都需要有个很好的市场来配合.至此发动了这轮行情,一旦没什么可以上市的.大盘就会走一个漫长的回归道路,为庄稼买单的都是股民,想想中石油,高位是谁在买,这都是鲜明的对比.总之一旦趋势有变化,我们应该出局,想想97回归概念,奥运概念会给我门带来什么 ?顺势而为是最好的选择,不要轻易的抢反弹,等大盘月线月均线上方,在进场,现在风险大于收益.个人看法
采纳哦
4:如何判断大盘熊市与牛市的结束
一、从轮动节奏看股市结构变化
这里的股市结构指的是比价效应,熊市末期,各板块之间的比价结构基本稳定,而整个牛市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比价结构从稳定到变动再趋向稳定的过程。比如说经过长期下跌,豆子一元一斤,花生五元一斤,大米三元一斤,那么豆子、花生、大米的比价就是1:5:3。随后,“豆你玩”开始,豆子价格涨到10元一斤,那么随后花生和大米的价格也很快会涨到50元一斤、30元一斤附近,在总体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比价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股市也是一样。
凡是真正的牛市,一定会有权重股的长期参与。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是其中的几大主力军,真正的牛市一定是从权重股的上涨中展开。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权重股都会同时上涨,一般而言金融板块会首先启动,而在板块内部,首先是一线股启动,比如说这次上涨的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板块里大致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三类,对比发现银行股早已走出上涨、整理、上涨三段走势,而多数的证券和保险股票还处于整理阶段附近。推而广之,其他的二线、三线板块还处于第一波上涨阶段,比如说中联重科、振华重工、太原重工、中国一重等股票,而三线板块如纺织机械、商业百货等等还没什么动静。
而在牛市中,基本的板块轮动节奏就是如此,一线、二线、三线依次展开行情。而在板块内部,同样会有一线股、二线股、三线股的次序。首先是一线板块的一线股上涨,然后一线股休息让二三线股的兄弟们进步,轮完了继续下一个板块。一线板块结束了就继续二线板块,而在三线股、垃圾股经过了N长时间的折腾和横盘之后的暴涨开始的时候,意味着这波牛市快要告一段落了。
如今的股市银行股挑的大旗还没有放,并且在银行股调整的时候地产、有色、煤炭、军工等等老牌先锋挨个上场,这种轮动意味着这个市场的趋势还将继续。
二、从M1同比速率看宏观环境
招商证券的罗毅先生曾经发表过一篇揭示M1与股市关系的文章,称为“M1定买卖”,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来学习一下,这里只大致介绍二者关系。
首先M1不是1日平均线,而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其数值表示当前“银行体系以外的货币”+“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的总额。根据罗毅先生研究的结果,当M1同比增速小于10%时买入、在M1同比增速达到20%附近时卖出,以上证指数来看从92年至今的总收益是950%。
其实这样很好理解,M1的多少决定总体“活现金”的多少,国民的现金流充裕自然能够带动股市上涨,但这一买卖方法只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目前的M1还不到10%,是不是百分之百关联出牛市不敢说,但目前的股市无疑是安全的,并且在M1同比速率接近20%之前一直安全下去。
三、从缠论看技术层面
一个牛市,怎么都要至少有一个周线级别的盘整背驰或日线级别的趋势背驰,像上证指数94年7月份的周线点的月线月份的日线级别趋势背驰。
目前的走势,抛开年线级别的走势分析不谈,仅仅从2011年4月13日那一周开始的月线中枢结束点开始算起的周线构成周线盘整背驰段里的日线:怎么选股票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选的,但我可以说说我自己的思路,略微参考。
首先,我不认为A股整体上是一个有效市场,或者说市场经济,价值投资不是优选!我个人更加倾向中长期投机性持股,也就是说我会先分析未来收益更大的方向,然后确定寻找范围,找到确定范围之后,我会从筹码集中度上分析,这只股票的可投机性,然后买入,等待时机。这个过程中我会给予操作上极大的变量,在没有确定性的迹象之前,我不会满仓,因为只有半仓不到,这中间任何意外事件,相应都能较客观分析,如果预测出现错误,立即离开,反之,加仓,等待最后时机到来。
怎么不赔钱这是个问题,我其实不太害怕这件事情,这么说吧,作为一个已经经历两次完整牛熊周期实践者,我对于赔钱有点麻木了,最大的变化是认识到了亏损是这个游戏的一部分,你不可能避开它,只能接受!恰恰因为这这件事不纠结,每次亏损我都可以果断离开,亏损当然有,但越往后经历多了,就越理性,这反而让我总体收益上实现持续增长。所以,不赔钱是不可能的,但赔钱的时候,理智分析果断做出决定,赔钱就会少很多,到了这一步的时候,股票就开始慢慢稳定盈利了,出现复利效应。不赔钱,关键靠的还是交易决策的灵活性,这是我个人看法。
非常开心回答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6:如何选择一支股票
一、长线持有的股票
在长期(3年以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中几个行业前景好(中长期),管理团队信誊佳,成长性不错(注意不要增长太高的,这样的企业支撑不了多久的),财务状况好(尤其是应注意自由现金流)的备选公司,从中选出1-2只股票长线持有(有时这类股票可能会做电梯,需要面不改色心不跳。当然如果有本事做波段则更好,关键是抛了之后一定有买入。我没有绝对的把握低吸高抛,所以一般不动)。很多人认为中国股市不适合长线投资,以我的经验选好股票的话(当然市场上此类股票稀少),长线比中短线更赚钱。
目前本人持有的长线年前景不错,短期则不一定)
二、做波段的股票
一般我选择蓝筹股,并不要求能跑赢大盘,只要能与大盘同步就是上上之选。关键是什么时候进入,什么时候退出。这之中需设定止损点,且需要严格执行,股价掉下来补我一般是不做的。
要有认输的勇气(这点较难做到),发觉行情与自己判断相左时,要果断止损而不要犹豫。不要等股价掉了很多坐等着解套,这样很傻的,即使今后真的解套了,资金使用效率也不高。
要点:一年之中,股票(做波段的股票)的持有时间要肯定少于现金持有的时间。我们需要的是耐心,耐心等待,等待好的机会的出现(蝇头小利不赚也罢,且风险很大),一年之中可以做一次或者二次已经相当不错了。
三、长线与波段股票的资金分配
视个人的风险偏好与操作方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