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缩债”倒计时 海外市场暗潮涌动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缩债前景,美联储表示,将继续以每月至少800亿美元的速度增持美国国债,并以每月不低于4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至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自去年12月以来,美国经济朝着这两大目标取得进展。如果经济进展持续,美联储将“很快”放慢资产购买步伐。
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进一步释放了被市场认为“偏鹰派”的信号。鲍威尔表示,美联储最早将于下次会议宣布对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大目标的评估结果,并决定是否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只要经济复苏处于正轨,明年年中前后结束缩减资产购买计划可能是“合适的”。
富国银行在最新报告中提出,近期经济数据变化及疫情发展可能影响美联储决定。例如,即将于10月初公布的9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数据将成为关键指标之一。对此,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有所应对”地指出,只要9月非农就业数据“合理良好”,他便认可11月宣布缩债计划。
首先,市场已经充分接受美联储将“缩债”的事实。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在其假设的基准情景下,如果未来3个月美国就业市场可实现月平均65万的新增就业人数,就业缺口修复至330万上下水平,美联储或将于12月开启“缩债”。预计缩减资产购买的规模为每个月150亿美元(其中国债10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50亿美元),这意味着“缩债”操作将持续8个月并于2022年7月结束。
根据程实的研究,当前市场对于发生概率极低、美联储快速结束购债的极端情景也有所预期。该极端情景为美国在2022年1月启动缩债,叠加短期通胀反弹及中长期通胀预期持续快速上升,为避免通胀失控,美联储将提高缩减资产购买的额度,预计美联储将以每月30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资产购买(国债20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100亿美元)。整个购债过程将在4个月内结束。
其次,市场也开始接受美联储在明年加息,而非此前预期的后年。杨傲正强调,在此次会议上,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8名成员中有9名(比6月增加两名)认为,最早将在2022年加息一次;17名成员认为,在2023年年底前将至少加息一次。
高盛集团在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美联储释放“缩债”意向,也给市场发出了加息时机的信号,可能会对美股造成短期冲击,甚至会引发抛售。高盛以2013年的“缩减恐慌”为模板,预测了可能发生的情况。当时,标普500指数在5天内下跌5%,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40个基点,市场防御型资产表现优于风险型资产。高盛同时强调,这种抛售并不会长久。
程实还从另一个角度警示投资者,如果“缩债”延迟落地(即年内无法落地),这意味着美国经济扩张的阻力加大。这种意外或不确定性预期将对市场信心产生冲击,从而导致股票市场上更大的波动。股市回调力度则要看“缩债”延迟的具体时间及缩减额度。简言之,“缩债”延迟操作时间越久,缩减资产购买额度越大,对股市影响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