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多样化 商业银行上演“补血”热潮

2021-08-19 14:41:27

  6月和8月,这两个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发行“大月”均出现大行身影。8月,在邮储银行启动发行前不久,建设银行(5.920, -0.07, -1.17%)刚发完800亿元二级资本债。6月,工商银行(4.640, -0.03, -0.64%)和交通银行(4.390, -0.02, -0.45%)则先后发行了700亿元、415亿元的永续债。此外,工商银行于今年1月发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邮储银行在3月发行300亿元永续债,中国银行(3.010, -0.03, -0.99%)则在3月发行250亿元二级资本债,又于5月发行500亿元永续债。

  虽然大行贡献了发行量的大头,但并不能掩盖中小银行的参与热情。据数据,年初至今已发行和即将发行的78只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中,发行主体评级横跨A至AAA,除11只债券由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发行外,其余债券皆由中小银行发行,发行主体多样化。

  除正常开展业务形成的资本需求,联合资信研报指出,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的影响,一些中小银行资产质量下行、不良率有所提升,拨备计提压力加大也导致资本补充压力上升。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0%,较上季度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1%,基本与上季度持平;资本充足率为14.48%,与上季度末相比降低0.03个百分点。

  以上市银行群体为例,据天风证券(4.450, -0.09, -1.98%)研究报告,未来3年若要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保持在2020年末水平不变,2021年至2023年的资本缺口达1283亿元、2739亿元和5431亿元。

  银行在我国金融运行中居于主导地位,资本约束将限制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研究出台举措,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掀起了花式“补血”的热潮。同时也不难预期,这一局面还会在未来持续较长时间。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从银保监会的角度来说,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在市场上发行资本债或者其他的资本性工具来补充资本,增强资本实力,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谈及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人民银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继建设银行之后,8月19日,又一家大型银行亮相二级资本债发行市场。按计划,邮储银行的两只规模合计6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从19日开始发行。据统计,8月以来,包括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在内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计划发行总额已达1470亿元,有望创下今年以来单月发行量新高。业内人士认为,盈利增长放缓与资本消耗加快,促使商业银行更多倚重外源资本补充手段。为缓解银行资本约束,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行各类资本补充工具得到监管部门支持。不难预期,商业银行花式“补血”热潮还会继续。

下一篇:股票卖不掉是为什么 常见的原因一般有这些
上一篇:楼市数据全线暴跌,速度与深度都超预期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