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算机“101 计划”试点建设获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官网显示,基础学科系列“101 计划”工作推进会暨计算机“101 计划”成果交流会日前在京召开。会上阐述了“101 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
基础学科系列“101 计划”,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筑基性工程,重点任务是建设一批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核心课程;一批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核心教材;一支一流教师团队和一批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一流实践项目。
据悉,基础学科系列“101 计划”,已经有 80 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50 多名院士深度参与,未来将通过样板示范,辐射带动更多基础学科领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2021 年底,这一计划最早在计算机领域率先启动。2023 年 4 月启动了数学等 8 个基础学科领域的“101 计划”,该计划旨在打造一流的基础要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会议指出,“101 计划”,主要目标是通过基础要素建设的“小切口”,来牵引教育教学模式的“大改革”,让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先”。其重点任务如下:
建好一批一流核心课程。要打造一批充分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建好一批一流核心教材。要汇聚本领域的顶尖专家和教学名师,编写反映最新进展、前沿内容的精品教材。建好一支一流核心教师团队。推动一批顶尖专家,引领带动高校老师们,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成长提供精神感召、人生指引和学术指导,以大师培养未来的大师。建好一批一流实践项目。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牵引学生了解本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中的“真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会议要求,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部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推动基础学科系列“101 计划”理念再深化、质量再提级、范围再拓展,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根基。
目前“101 计划”已经从最初试点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推广至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 9 个基础学科领域,现在一共是 9 个领域。
在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已组织 33 所高校、417 位一线教师成立课程建设组,梳理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知识、能力、素质,对照打造涵盖 110 多个模块、650 多个关键知识点知识图谱,完成搭建由 12 门核心课程所组成的核心课程体系,为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教学提供参考。
在核心教材建设方面,计算机“101 计划”在为期两年的试点建设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 12 门核心课程和 31 本核心教材建设,形成涵盖 400 余个项目的实践平台,1500 余位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惠及 2 万余名学生。
计算机“101 计划”的 12 门核心课程包括:
计算概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计算机系统导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引论在核心实践项目方面,“101 计划”邀请了一批头部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践项目,打造了涵盖 400 多个项目的集成平台,累计使用量超 3600 万人次,建设了相关教育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
在核心师资团队方面,累计组织 288 场跨校听课活动,覆盖 168 门次课程、494 人次教师;举办 13 场师资培训会,上万名教师参与线上线下培训。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基础学科系列“101 计划”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筑基性工程。
图灵奖得主、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谈及计算机“101 计划”的成效时作出评价:“‘101 计划’非常关键!相关教师付出的努力,将对提升中国顶尖大学乃至所有大学的教育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附“101 计划”牵头高校及参与高校如下:计算机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数学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
物理学专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化学专业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
生物科学专业西湖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基础医学专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中医学专业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经济学专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哲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101 工程”各专业课程如下:计算机专业计算概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计算机系统导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系统架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引论
数学专业代数学常微分方程代数几何泛函分析大纲复变函数概率论几何计算数学微分方程数论数学分析拓扑学数理统计实变函数
物理学专业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计算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实验物理 a)普通实验物理实验物理 b)近代实验物理
化学专业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化学实验合成化学实验化学生物学实验化学测量学实验
生物科学专业
暂无
基础医学专业医学分子细胞遗传基础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基础人体形态与功能总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基础医学核心实践与创新研究基于理工信的人体系统基于理工信的医学数据采集与分析
中药学专业
暂无
经济学专业经济科学导论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行为与实验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哲学专业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逻辑学导论伦理学宗教学概论政治哲学导论科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