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分时电价频出 或利好工商业储能

2023-12-01 12:36:31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3年以来各省份分时电价相关政策百花齐放,在趋势上呈现:1)拉大峰谷价差;2)“两充两放”地区渗透率快速提高。该行认为,在经济性大幅提高,叠加产业链降本、补贴政策落实等关键因素刺激下,国内工商业储能收益率迎来显著提升,具备区位优势的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强产品力和业务经验的制造商;具备客户及项目资源优势的开发和运营商;具备能源管理和微网服务能力的细分龙头。

  事件:近日,山东、福建分别推出

  分时电价:通过价格信号实现电力供需再匹配,亦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需品。

  在“大电网”模式下,我国主要采用电网代理购电的方式进行电力能源调配,但行政性质的调配难以满足用户侧日益复杂多元的需求,故价格信号成为电力供需再匹配的有效工具。1985年至今,峰谷分时电价经历了试行及推广期、深化期、全面推行期,在保障输配电能力、降低供电成本、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风光新能源接入及用户侧居民用电及第三产业用电比例提升,电力系统消纳问题加剧。故2021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

  驱动因素:分时电价推进的背后是进一步向用户侧传导系统调节成本的诉求,地方出于储能产业及经济贡献视角亦有意拉大峰谷价差。

  山东省

  发展趋势:峰谷价差有望进一步扩大,“午时谷电”模式或将推广至更多地区,推动存量用户侧光伏配储需求释放。

  湖北发改委在

  直接影响:峰谷价差扩大叠加“两充两放”渗透率提高,工商业储能收益率持续抬升。

  

  在补贴政策逐步落地、峰谷电价差持续拉大和供应链产品成本大幅下降的推动下,国内用户侧储能正在以经济性为主要驱动力,进入到从0到1的爆发阶段。该行认为主流储能厂商大多具备较强产品及系统制造能力,优势沉淀助力下有望快速挖掘用户侧储能放量机遇;同时,拥有用户侧客户和渠道资源的厂商同样具备较强爆发力。综上,该行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强产品力和业务经验的制造商;具备客户及项目资源优势的开发和运营商;具备能源管理和微网服务能力的细分龙头。

  风险因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能源数字化平台推广不及预期;电力市场改革不及预期;相关行业补贴提前退出。

下一篇:施罗德投资:经济增长对企业盈利十分重要 但关系强弱并非绝对
上一篇:[基金基础理论]特斯拉Cybertruck正式交付:引领电动皮卡新潮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