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多重拐点齐共振 创新药有望迎来高景气

2023-10-11 10:37:36

  ,包括:①外部政策环境的持续改善;②医保支付环境的回暖;③本土新药的国际化业务进展。维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增持评级。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政策环境回暖隐现,学术活动有序恢复。

  7月以来,随着医疗政策持续推进,医药行业迎来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判断国内制药企业正在集体迈向全面合规化时代,药品销售模式将迎来持续优化,具备刚需属性和疗效优势的创新药有望持续受益。此外,9月9日,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会议中指出,反腐要“集中突破,纠建并举”、“不得随意打击医务人员参加正规学术会议的积极性,不得随意扩大集中整治工作范围”。

  随着医药领域的学术会议陆续恢复,创新药相关的学术活动预计迎来有序恢复。

  新一轮医保谈判临近,支付环境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国家医保是国内创新药最主要的支付方,据国家医保局9月22日发布会公布,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预计将于12月初公布结果、2024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国家医保局陆续发布

  国产创新药陆续出海,国际化进展可喜。

  历经多年耕耘,多款国产创新药已在海外进入临床中后期乃至上市审评阶段,有望陆续步入收获期,如: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已在美国处于NDA阶段,并有望2023年底前获批;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康方生物的依沃西等已在美国进入注册性临床阶段。国际化业务有望成为驱动创新药行业长期增长的远景布局。

  ①药品医保谈判或集采大幅降价风险;②新药开发失败及临床试验失败风险;③新药进院销售不及预期风险;④国际市场的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下一篇:大摩:重申中海油田服务“增持”评级 目标价11港元
上一篇:港股异动 理想汽车-W现涨超5% 上周销量0.69万辆 本月挑战4万辆月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