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动力煤供给结构性紧缺或愈加凸显 煤炭价格有望超预期

2023-09-18 14:11:00

  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八月下旬至今动力煤板块大幅反弹的核心原因为:预期动力煤价格探底提前结束,上市公司高股息、低估值属性强化,叠加冬储煤和非电用煤需求复苏背景下行业向上β,共同推动股价上涨。从基本面角度探究发现,底层逻辑更多来自于供给端,具体而言:产能周期背景下供给结构性紧缺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源于政策端强力“增产保供”导致的长协比例攀升而市场煤供给减少;另一方面源于全球煤炭供给缺乏弹性下的优质动力煤资源的稀缺性凸显。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表现一:高卡煤与低卡煤价格分化趋势明显

  2023年以来高卡煤、低卡煤价格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整体呈现下行趋势,但近一个月煤价反弹趋势中,高卡煤、低卡煤分化趋势十分明显,上涨幅度差异巨大。具体而言,秦皇岛港:平仓价:山西煤 上涨12.3%>广州港:库提价:澳洲煤上涨6.1%>广州港:场地价:印尼煤上涨0.9%>锦州港:平仓价:内蒙古褐煤上涨0.0%。不难发现,高卡煤上涨幅度明显领先于低卡煤,且国内高卡煤价上涨幅度更大。高卡煤与低卡煤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高卡煤的适用领域更广、市场需求面更大,电煤与非电煤的高卡煤需求叠加,加大了煤炭价格的波动。

  表现二:下游电厂库存与可用天数背离

  该行以沿海八省电厂数据为依据,研究发现2022年电厂库存与可用天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2023年电厂库存与可用天数变化出现背离,具体而言2023年二月上旬至三月上旬、六月上旬至中旬库存同比大幅上升而可用天数同比大幅下降。动力煤热值下降问题,或是下游电厂库存与可用天数背离的主要原因。动力煤长协机制虽然有力保障了电厂的用煤需求,但限价销售却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煤炭企业的利益,在长协履约“重量不重质”的监管背景下,通过灵活手段合理规避价格限制、获得更多的销售利润,成为市场普遍共识,这或许是煤炭热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表现三:今年以来进口动力煤占比大幅攀升

  2023年1-7月进口动力煤比例逐步扩大、褐煤比例大幅下行,其中7月份褐煤占比29%,相比于过去四年高点大幅下降23PCT;动力煤占比达到41%,创近年来新高。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最优质的动力煤出口国,其2023年1-7月出口到中国的动力煤2152万吨,占比达到95%,昭示中国市场对优质动力煤的旺盛需求。为应对煤炭热值下降的问题,进口煤成为不得不的选择,国外高卡、低硫优质动力煤备受下游市场的追捧,从而推高了进口动力煤的比例。

  投资建议:“攻守兼备,价值发现”

  展望后市,冬储煤采购需求释放在即,叠加金九银十开工旺季非电用煤需求释放,动力煤供给结构性紧缺问题或愈加凸显,煤炭价格有望超预期上涨,从而推动板块进一步上行。动力煤攻守兼备属性强化,龙头高比例长协提供业绩安全垫,高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可靠性增强;煤炭价格探底或提前结束,市场煤占比高、业绩弹性大的公司或迎来估值修复。该行以今年Q2扣非归母净利润进行年化测算上市公司当前估值和股息率水平,发现当前煤炭股高股息、低估值属性仍强,投资吸引力十足。

下一篇:小摩预计印度2024年股票交易规模至少达300亿美元 IPO市场却大幅
上一篇:陈茂波:将吸纳意见为夜缤纷活动加入多元化选择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