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分拆融资路线图细节:盒马阿里云菜鸟先上市,六大集团董事
相一致,且董事会成员人数均为5人。张勇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的同时,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戴珊任淘宝天猫商业集团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团CEO;万霖继续担任菜鸟集团CEO;蒋凡任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樊路远任大文娱集团CEO。
而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吴泽明是云智能集团和淘天集团的董事;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蒋芳是云智能集团和菜鸟集团的董事;阿里巴巴合伙人彭蕾是本地生活集团和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董事;蒋凡除了是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CEO外,还担任菜鸟集团和淘宝天猫集团的董事;戴珊除了是淘天集团CEO外,还担任菜鸟集团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董事。阿里巴巴合伙人吴泳铭担任淘天集团的董事长外,还担任本地生活集团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董事。
此外,据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235216人,同比减少4524人。
阿里集团的云业务分部由阿里云和钉钉组成。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第四财季云业务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至185.82亿元,经调整EBITA为3.85亿元,上年同期为2.76亿元。云业务分部收入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该财季,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来自非互联网行业对云业务分部收入的贡献为55%。
其中第四财季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混合云项目受到1月疫情反覆影响导致延迟交付、内容分发网络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恢复正常化,以及一个头部客户基于非产品因素逐渐停止其国际业务使用阿里云的海外云服务的影响。
2023财年,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云业务收入772.03亿元,同比增长4%,经调整EBITA14.22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连续第二年盈利。
“我们希望阿里云的服务不仅能支持好阿里自身研发的基础大模型,而且能支持好市场上各类大模型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行业模型、专属模型的训练和服务。”张勇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目前阿里云是业界领先的,基于公共云提供超大规模高性能算力服务的云计算公司,基于这一技术优势,我们正在与各位从事模型研发的企业和创业者合作,支持他们对模型训练的巨大需求。”
阿里云一直致力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算力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年4月,阿里云发布了AI大模型通义千问,并宣布将接入阿里巴巴所有产品,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今年以来,阿里云推出核心产品降价和免费试用计划,大幅提高合作伙伴佣金率,扩大公有云客户基础、提升云端利用率。
具体来看,产品定价优惠方面,阿里云宣布一个新的主售实例系列,在成本节省高达40%的同时提供相同水平的稳定性。针对现有产品,宣布降低一些核心实用产品,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产品的价格,最高达50%。
“阿里云产品的价格政策是基于云计算,特别是公有云规模效应的特点来制定。”张勇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主动调整价格的出发点是让算力更普惠,要让更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开发者,更好地使用云计算,降低使用的门槛。在出发点的意义上,可以看到对阿里云增加中小企业的覆盖和获得更多的开发者、尤其是大学生的使用都有很大帮助。对于阿里云而言,在发展行业重点客户以及客户的基础的培养方面也有长期的影响。
张勇还表示,现在的整个云收入当中,公有云的比重非常高,可以说是显著高于行业的同业。也在通过各种调整,使核心产品带来的高质量收入占比提得更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云计算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技术红利。
“整个云计算与IT发展史相类比还处于早期,我们与全球领先的云厂商相比,利润率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相信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机会。”张勇表示,随着云业务规模的壮大,特别是核心技术的提升,希望能够实现更好的规模化盈利,包括提升利润率,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此外,张勇还提及,当前AI的发展,给云计算厂商带来了算力的提升和产品线拓展等全新机会。随着AI的深入发展,对算力的需求会呈几何级数地提升,尤其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因此,阿里云必须全力做好准备来服务好AI新时代。
中国商业分部方面,在该财季实现营收1360.73亿元,同比下降3%。经调整EBITA为384.87亿元,同比增长19%。该增长主要是由于淘特、淘菜菜和盒马亏损收窄。全年营收8527.31亿元,同比下降1%。经调整EBITA为1848.62亿元,同比增长1%。
中国商业板块主要包括淘宝、天猫、淘宝团购、淘菜菜、盒马鲜生、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和阿里健康等中国商业零售业务,以及包括内的批发业务。
“未来阿里集团的主要资金还将来自于淘宝天猫商业集团。”徐宏在阿里集团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淘宝天猫商业集团在2023财年产生了25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相信在未来自然现金流将更加强劲。未来由于重组,阿里集团额外的资金
“国内消费正在逐步恢复中,而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仍需进一步的动能。”谈及消费市场未来发展的战略,张勇在电话会上表示,从今年的市场中如何获得和留存高质量的用户,保持平台对消费者的差异化特点,特别是通过供给侧的创新来创造新的消费者需求,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淘宝天猫集团在未来的几年内,将围绕用户需求的满足和创造进行大力度且持续的投入。”淘宝天猫集团CEO戴珊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未来一两年的投入方向和力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坚持投入到用户需求拓展、用户体验优化、用户规模增长、用户时常增加的方向中。投入包括更丰富多元的商品供给,更宽阔具有差异化的内容供给以及娱乐互动场景打造,淘宝也将以更快的速度拓展用户规模和增加用户时长,在巩固淘宝天猫集团作为中国最广泛线上交易平台地位的同时,逐步升级成为一站式的消费及生活平台。
“将以三年作为一个经营周期,围绕三大战略进行坚定且持续的大力度投入获取用户的持续增长。主要通过用户和商家规模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来驱动平台营收的长期增长。”戴珊还表示,核心目标就是让淘宝在继续服务最大规模消费者的同时,向消费和生活入口延伸和升级,意味着淘宝在未来一两年中将持续加大对用户商家和科技的投入,不断降低商家经营成本,从而保持用户规模和商家规模的持续双领先。
国际商业分部方面,该财季营收185.41亿元,同比增长29%,分部经调整EBITA为亏损23.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9%。该财年营收692.04亿元,同比增长13%,分部经调整EBITA为亏损56.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7%。其中,第四财季包含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的国际零售商业订单量整体同比增长15%,收入同比增长41%。
5月18日,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在阿里集团财报电线财年第四财季,国际业务展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商业化率的提升。
“未来会在一些机会市场、机会商业模式上进行持续投入,并持续优化和改善业务的经营效率。”蒋凡在电话会上表示,面向未来,国际零售业务依然会坚持跨境+本地模式的投入。跨境市场的潜力依然很大,速卖通将保持快速增长。本地市场中,除了在东南亚市场持续投入,也会积极关注更多新的区域市场机会。长期角度来看,海外商业一定要动态去看不同业务的投入与盈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