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扎西江村:为服务边疆发展凝聚力
题:全国人大代表扎西江村:为服务边疆发展凝聚力量
新华社
现在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吗?对珞巴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有哪些建议?……在与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斗玉村老党员小加油交谈时,扎西江村边问边记,为今年的履职工作做好基础调研。
扎西江村来自珞巴族,连续当选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的基层干部,同时也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代表,扎西江村一直关注兴边富民工程的实施和珞巴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
扎西江村在隆子县一家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调研当地产业发展和带动群众增收情况。新华社
2020年,珞巴族系列神话传说《阿巴达尼》作为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被批准立项并实施;珞巴服饰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援藏省市支持下,珞巴族聚居区建起了珞巴民族文化展厅……扎西江村说:目前,多种渠道保护工作正在推进与落实,珞巴族传统文化抢救性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果。
这两年,扎西江村更忙了。他除了马不停蹄地调研外,还要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问题,带动更多农牧民群众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大家对健康更加重视。扎西江村介绍,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加大西藏市县人民医院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和医疗设备更新力度的建议。这一建议很快得到落实,国家对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工作不断提点扩面,越来越多的农牧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扎西江村在隆子县一家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查看牛饲料,调研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新华社
目前,斗玉珞巴民族乡的3个行政村已全面建成边境小康村,通电通网、通自来水、基本通硬化路,群众衣食住行得到大幅改善,2022年全乡人均年收入超过2.6万元。我也想把家乡的喜人变化,我们边境小康村的建设情况和基层群众的真实意愿、需求带到全国两会会场。扎西江村说。
对于推动珞巴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5年来扎西江村做了不少工作。他坚持走村入户调研,向业内专家请教,大量搜集学术资料,系统深入学习珞巴文化传承保护现状,让自己的意见建议更有深度,也更有价值。
过程中,提到乡里的情况,他对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现状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都有着清晰的思考和规划,这和他扎实的调研,和他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对事业负责的使命感、心里装着群众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一支笔、一本笔记,边问边记、腿勤嘴勤、多学多思,这是扎西江村汇集民意、履行好代表职责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