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湿地保护新篇章
今年是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周年。深秋的黄海湿地层林尽染,盐蒿火红如霞,点缀其中的麋鹿群或卧或立,或嬉闹角逐,或悠闲游移,这方浩莽天地充满了野性而旺盛的生命力。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刘彬告诉作为海洋生命体和陆地的重要环链,滩涂湿地是地球表层重要的景观覆盖类型和独特生态系统,兼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过渡特征,具有独特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大丰区拥有112公里海岸线连接起来的广袤湿地,以及面积超过2600公顷的保护区,这些都为麋鹿栖息提供了天然的生态屏障。
如今,保护区的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植物多达500余种。整个保护区除了麋鹿,还生活兽类10多种、鸟类200多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得这里成为动物们的海滨湿地乐园。眼下,保护工作的范围还在扩大,并拿出了最好的生态空间呵护麋鹿。在紧邻保护区的黄海野鹿荡,碧波粼粼的湖泊,风吹叠荡的苇塘,这里拥有1300多亩天然水面以及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野生芦苇荡,被世界自然联盟IUCN列入世界暗夜星空保护地,在这里全年可观察星空达238天。这片湿地,以鹿命名,更归其享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当前,大丰区牢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与“势”,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破题之钥”,全力践行“双碳”目标,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挑大梁。多年来,由于长期有效保护,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已日趋完整,生物圈逐年扩大,生物量不断上升,鸟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经连续几年发现黑脸琵鹭迁徙停歇种群百余只、东方白鹳越冬种群几十只等,还记录到冕柳莺、淡脚柳莺、双斑绿柳莺、白喉林鹟、乌鹟、星头啄木鸟、暗灰鹃鵙、长耳鸮、小杜鹃、发冠卷尾等鸟类新种,丹顶鹤、黑嘴鸥、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的栖息数量比过去增加了数十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9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1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在这里找到最美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