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Paxlovid医保谈判出局,新冠药物未来该如何定价?
。
而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Paxlovid谈判未成功的主要原因为“报价高”,“虽然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但医保仍将临时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这也意味着,今年3月1日之后,患者如需使用Paxlovid需自费。
Paxlovid为何会医保谈判失败?一位参与谈判的相关人士向
而医保的“底价”实际是基于综合价值制定的。“除了考虑企业的成本和临床价值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创新性”和“经济性”。其中经济性是重要的定价原则之一,当药品价格明显高于经济性评价的结果时,定价需要以经济性评价结果为准。”知名卫生经济学学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胡善联指出,“经济性”评价指的是其对于患者而言是否真正‘物有所值’,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人群层面是否可负担等等指标,“新冠是特殊的公卫事件,临床数据证实目前已上市的新冠治疗药物具备一定的预防重症风险的疗效,但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人群能有多大程度的获益,相关的临床和经济性证据并不充分,在此基础上,新冠药物的定价过高并不合理。”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相关治疗药品,特别是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品需求增长较快,与此同时,即便审评难度加大,后入局的企业仍然源源不断。未来新冠治疗药物如何合理定价,对于监管部门和企业而言是一个挑战。”胡善联表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除了目前已获批的两款进口药Paxlovid、莫诺拉韦胶囊,一款国产药阿兹夫定片外,目前先声药业、君实生物等多款备受关注的国产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正在推进研发和上市。
截至目前,莫诺拉韦胶囊国内价格尚未披露,而国产药阿兹夫定片目前各地医保采购价为270元/瓶,此次成功纳入医保后,预计价格还将进一步走低。
1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 》指出,在坚持市场决定价格、尊重企业自主定价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引入医疗机构和行业协会参与社会共治,引导企业公开透明合理制定新冠治疗药品价格。
“通知释放了信号,意味着此后上市的新冠口服药定价将不会太高,可及性变强,普通人将可以低价买到这类药物,由此一来,在与进口的竞争中,国产的新冠药物将凭借成本优势和疗效情况占据市场份额。不过,即便如此,这一类药物的定价究竟如何确定才能跟其临床价值和经济学价值相符合,目前还没有一套成型的定价体系。”胡善联指出,对于新冠药物的经济学评价的探索和研究,将是接下来的重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指引新冠药物的合理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