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领导调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2022-12-22 20:31:50

  方式多元化趋势,让业务办理更快捷更有成效;要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建立完善企业群众反映问题快速响应、精准交办、高效落实、及时反馈等全链条高效工作机制,更好解决问题,赢得群众口碑,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让群众和企业更有获得感。

  调研期间,陈之常指出,要强化用户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坚持把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评价作为第一标准,探索“一把手”跑流程、服务对象跑流程等做法,持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要总结提升改革经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营销品牌,扩大影响。要保持工作定力和韧劲,对群众认可、企业欢迎并取得实效的成功做法,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下去。

  今年以来,淮安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聚焦“全国一流、江苏省领先”工作标准,有力贯彻落实《淮安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一体推进投资、市场、政务、法治、政策、人文六个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9月底,58条改革措施306项任务有288项达到预期目标。一批创新成果走向江苏省全国:市工商联、市法院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得到全国工商联、最高人民法院发文推广;市文广旅游局、市财政局率先出台支持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服务文件,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门发文向江苏省推广;市税务局精准监管试点取得突破,省税务局专门发文供江苏省借鉴;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企业年报工作机制,受到省市场监管局发文表彰;市行政审批局创新实施开药店“一件事”,在江苏省作经验交流,为江苏省全国提供了“淮安样本”。一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淮安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65.8亿元,超序时14.2个百分点,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15个,同比增加69个。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更加深入,对工业项目按照每平方米0.5元收取施工图审查费,实现江苏省最低。市场经营环境更加宽松,淮安市运用包容审慎理念办理涉企行政处罚8493件,为企业减负1.2亿元,其中“首违不罚”1906件,居江苏省前列。市场服务更加优质,2.1万户市场主体通过惠企“码上贷”等便捷方式,“不见面”获得普惠贷款151.3亿元。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提升,今年8月省工商联发布江苏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有84.7%的企业认为淮安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92.7%的企业有信心继续在淮安投资,满意度总体水平由江苏省中游提升至第一梯队。

下一篇:黎城街道:多措并举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
上一篇:跟着组织走 靠着党性干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