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买卖阴阳合同(股票阴阳合同)

2022-12-08 19:06:52

  股权转让如何避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2007年修订)第6条第5款以及《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2条的规定,个人股权转让以转让股权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实际上就是指个人股东因股权转让的获利金额,或者说只有在溢价转让的情况下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股权转让是平价转让或折价转让则不存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另外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3条第5款规定,个人转让股权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因此,个人股东在股权溢价转让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股权转让收入-投资成本-转让费用)×2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 法律还规定了不需要交税的特殊情况,1994年、 1996年及1998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发《关于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关于股票转让所得1996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规定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防止重复交税:采取先增资、后转让的办法避免重复征税。 二、增加交易费用:增加交易费用是财务上的惯常操作方式 三、采取先上市,后转让股权的方式避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发《关于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关于股票转让所得1996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确定了上市公司转让股权暂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大型企业自然人股东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不但能够进行融资,还可以金蝉脱壳。 四、不可违法签订阴阳合同避税,存在极大法律风险。 根据《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如平价和低价转让等)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个人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 签订阴阳合同避税其实是一种逃税行为,可能引发民事诉讼,行政处罚,严重的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阴阳合同空壳公司票房造假,明星还通过什么方式洗钱?

  近日,官媒公布了明星天价片酬洗钱的“四大招数”,其中阴阳合同空壳公司票房造假均榜上有名。而除了已经被揭露的方法之一,还有一些别的方法也成为了“帮凶”。根据网上曝出的信息,明星还会通过开店,又或者投资其它行业来进行洗钱。

  一、开店

  开店在一定程度上与注册空壳公司的套路是一样的,当相对于空壳公司来说,开店更容易被人所看见,也更不容易被人所怀疑。当然了,可能有人会说开店的成本不高,一次能洗的钱可能不多。但别忘了,有加盟店这一说法,而加盟费也可以对标空壳公司里的资金投资、股票,同样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更何况,票房造假的行为也可以用在开店上,只要捏造客流和营业额就成。要知道,明星开店通常都会具有明星效应,生意会无比火爆,所以捏造客流和营业额是很难被发现。可见,开店其实能达到和注册空壳公司一样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是注册空壳公司的另一个版本,因此也是明星会用的手段之一。

  二、投资其它行业来进行洗钱

  此外,明星还可以通过投资其它行业来进行洗钱,例如众筹项目、房地产等,然后通过炒热、专卖等一系列手段,实现资金的流转,从而完成洗钱的整个过程。这种方法与自买自卖、减持质押疯狂套现有些相像,或者说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完成的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已,但同样也是明星会用的手段之一。

  除了上述所说的开店、投资其它行业外,还有很多别的方法,甚至还有不少可能不为人知的方法从来没被揭露出来。但无论怎么说,娱乐圈确实应该好好整顿一下,将这种乱象给彻底根治。

  北京文化4月30日被停牌,被停牌的原因是什么?

  连续3年亏损30亿,被曾经公司副董事长实名举报财务造假

  北京文化这家公司本来是影视行业内的标杆,曾经出品过《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战狼2》等这些票房冠军电影,而且最近和郑爽出演的《倩女幽魂》1.6亿事件也有关联。虽然这家公司出品了几款爆款的电影,但是近三年连续亏损已经达到股票ST的标准,近期又遇上被前副董事长实名举报的事情,举报内容为财务造假、粉饰业绩、公司涉嫌利益输送、挪用公款等方面。相关部门收到举报信息后,立即将北京文化4月30日停牌且暂停交易。

  暴雷不断的北京文化,未来将何去何从

  北京文化作为影视行业曾经的领军企业,旗下艺人无数,而且捧红了好几个影帝级的演员。在受到此次的举报和连续亏损事件后,是否还能东山再起。这些要看相关部门对北京文化这家企业的相关调查再做定论,但他连续三年亏损30亿已经成为事实,像这种影视文化的企业不可预判性太多了,因为它的票房以及演员的薪资是可以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大幅的提升或下降。如果不是在这类公司工作的高层人员,是不能够熟悉这类行业的操作和业务流程,这里面的水分实在是太深了,希望股民未来购买股票时,能够擦亮眼睛远离这类公司,避免发生爆雷的风险。

  如何避免这类暴雷股票

  北京文化这类暴雷的股票是所有上市公司中常见的事件,每一个上市公司的暴雷或者连续亏损,最终买单的都是购买股票的股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这类涉嫌财务造假、利益输送的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严惩,以此来减少股民的损失。也希望股民朋友在购买股票的时候不要去购买这类泡沫极大的上市公司,尽量买一些实体行业,这样可以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最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华谊兄弟发文澄清什么问题?

  崔永元又发微博, 华谊兄弟紧急澄清:没偷税、没套现。

  祸不单行,风口浪尖的华谊兄弟又遇“幺蛾子”。

  “阴阳合同”事件最终结果尚未出来,华谊兄弟过去高价收购明星壳公司一再引发市场不满,如今华谊兄弟因上周的一则股权质押公告,又在今日发酵成了“实控人兄弟质押套现跑路”事件。

  虽然午间有公司回应的消息出来,然后午后继续下跌,今日收盘大跌3.25%,报收6.85元。今日收盘后市值190亿元,较20天前的5月22日已经缩水了57.71亿元。

  今日晚间,华谊兄弟再次澄清,股权质押融资是常见现象,不代表不看好公司未来。实控人王忠军、王忠磊兄弟2014年以来未减持过公司股票,还增持了约6.4亿元。

  虽然华谊兄弟一再澄清旗下艺人合法纳税、收购项目业绩完成率极高、实控人股权质押不代表不看好公司也不影响经营,然而股价却跌跌不休,屡创5年来新低。

  晚间,王忠军(公告名)更是亲自发《王中军致全体股东的一封信》(附文末),对依法纳税、股权质押、投资并购、商誉等问题进行一一回应。

  同时,上市公司也发了公告。

  市场人士分析,业绩内生增长乏力、收购项目商誉高企,市场对华谊兄弟的信心缺失,是华谊兄弟股价连续大跌的主因,阴阳合同事件与股权质押跑路事件只是个导火索。

  华谊兄弟紧急澄清“股权质押跑路”事件

  今日,一篇有关华谊兄弟的文章在网络间发酵,文章名称即很吓人:《突发!华谊兄弟忽然质押几乎全部股权,疯狂套现!》。

  该文章以6月6日的一则公告说开,公告中华谊兄弟实控人王忠军及兄弟王忠磊几乎质押了所持有的全部华谊兄弟股票。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上市公司股东需要用钱,拿手上的股票去质押融资。

  截至公告日,王忠军共持有公司股份 6.12亿股,占总股本的 22.07%;王忠军持股累计被质押5.51亿股,占总股本的

  19.86%。王忠磊持股1.72亿股,占总股本的 6.19%;王忠磊持股被质押1.43亿股,占总股本的5.15%。

  本是稀松平常的股权质押,由于发生在崔永元与华谊兄弟旗下作品《手机2》主创人员范冰冰等的互怼,以及“阴阳合同”事件之后,便引发了舆论的质疑与联想。甚至有人将此事联想到贾跃亭的跑路,因为贾也质押了很多股票。

  并且,崔永元再度怼上华谊。

  今日股价方面,华谊兄弟低开后一度冲高翻红,不过10点后股价一路下行,虽然中间有澄清,市场并不买账,股价收盘仍然大跌逾3%。

  午间就有华谊兄弟回应的消息:股权质押不是抛售股票,更不代表不看好华谊未来,也不会影响华谊兄弟的正常经营。他们股权质押的资金用途,主要用于项目投资及股权投资,为引领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王忠军与王忠磊先生一直关注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也希望这些领域可以与上市公司有更好的联动,促进华谊兄弟的整体发展。华谊兄弟进一步补充道:我们也会对恶意传谣者保留诉讼权利。

  晚上,公司再度发布澄清公告,经核实,王忠军、王忠磊自2014年至今未减持过公司股份,不存在抛售所持公司股份套现的行为。2015年11月24日至今,王忠军、王忠磊累计增持金额合计约6.4亿元。

  20天来市值蒸发近60亿元 VS 业绩内生增长艰难

  虽然此前澄清公司合规经营依法缴税,如今又澄清控股股东质押是用于股权投资项目。但华谊兄弟股价仍然在跌跌不休,6月2日跌停,今日又再度大跌3.25%。

  自5月23日以来,20天的时间华谊兄弟的股价已经跌去23.29%,市值蒸发了57.71亿元。

  股价的跌跌不休,一方面是近期遇上诸多负面信息,但另一方面也与华谊兄弟近年来的经营情况或许也不无关系。翻看公司财报,华谊兄弟近几年业绩增长乏力,并且很大程度依靠着非经常性损益(投资收益)来支撑着。

  以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来看,分别为9.76亿元、8.08亿元、8.28亿元,看起来非常亮眼;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来看,只剩下4.72亿元、-4018万元、1.31亿元。

  也就是说,扣除各种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收益,华谊兄弟最近几年是没怎么赚钱的,2016年还亏4000万元。

  这边公司不赚钱,那边老板的心思还是在找项目投资,看来还是要在投资的大道上继续走下去?

  或许,内生业绩增长乏力,才是股价下跌的根本。

  账上仍有30亿元商誉 VS 20亿元收购明星壳公司

  几年前巨额收购冯小刚等人的壳公司,一再被市场诟病,这也加剧了华谊兄弟账上的商誉。华谊兄弟账上商誉目前仍有30.47亿元。

  商誉,就是会计上的一个科目,大概就是资产价格超过净资产的差额。也就是比如10亿元收购一个1亿元净资产的项目,商誉就是9个亿。商誉,就代表着资产未来创造利润能力。

  不过,华谊兄弟公司方面称,30亿元的商誉,相对于公司净资产只占到30.75%,在影视行业中只是中等水平。公司说,商誉因并购而生,伴随着被并购项目的发展,被并购企业可以到更广阔获得更大发展机遇。

  私募人士分析,商誉要么通过被并购企业持续盈利创造价值来弥补,要么转手更高溢价(商誉)卖给第三方。大家质疑的是,收购明星的壳公司,在业绩对赌到期后,还能否继续创造价值,不然这个商誉就是地雷了。

  过去几年,华谊兄弟收购了冯小刚、张国立以及李晨等明星的壳公司,绑定了几年的业绩对赌,但除非超额完成业绩,如果只是按业绩对赌勉强完成,而后冯小刚等人不再为这个壳公司创造收益,那么这些商誉就可能曝雷了。

  2013年9月,华谊兄弟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浙江华谊拟以2.52亿元价款,收购张国立任法人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浙江常升)70%的股权,约定几年业绩要求。

  2015年9月,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初始注册资本500万元,著名导演冯小刚出资350万元持股70%。当年11月,华谊兄弟以10.5亿元现金收购东阳美拉70%的股权,对后者的估值达到15亿元。同样约定了数年业绩要求。

  收购时,东阳美拉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仅为1.36 万元,负债总额却达1.91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0.55 万元。

  对,就是这么一个壳公司,冯小刚和陆国强卖了70%股权给华谊兄弟,然后从华谊兄弟拿了10.5亿元现金走人,还留有30%股权。

  同样在2015年,华谊兄弟以人民币现金7.56亿元收购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明星。

  为什么市场一再吐槽。一个壳公司,冯小刚以个人IP为该公司承诺5年的净利润,冯小刚承诺2016年不低于1个亿的净利润,2017年到2020年每年比上一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5%。

  华谊兄弟10.5亿元收购的70%的股权2016年-2020年对应的净利润就是不低于7000万元、8050万元、9257.5万元、10646.13万元以及12243.04万元。五年合计权益不低于4.72亿元不到5亿元。

  理论上,华谊兄弟在2015年以10.5个亿,卖了未来五年不低于4.72亿元的一个净利润的资产。但5年过后,冯小刚是否继续为东阳美拉创造收益并不确定。

  甚至极端情况,冯小刚啥事不干,从拿走的10个亿中,五年内拿出部分钱变成东阳美拉的收入和利润,然后就可以净赚好几亿,并且自己还是东阳美拉的股东,还能分享收益。

  从过去两年业绩来看,勉强完成,今年的业绩及后面业绩如何尚未可知。近期纷纷扬扬的《手机2》的票房,关乎未来的对赌业绩。

  不过,今晚王忠军也发了封信,大概意思是文化行业轻资产重人才,所以要花钱绑定人才,并且东阳美拉的公司价值大幅增长。

  受范冰冰影响的股票有哪些

  针对“阴阳合同”事件,国家税务总局给予最新回应表示,已责成江苏等地税机关依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

  明星“阴阳合同”涉税被调查一事,影响的不光是范冰冰其自身,也对与其关系密切的两家上市公司,华谊兄弟与唐德影视股价产生冲击。

  今日早盘,华谊兄弟开盘大跌9.66%,唐德影视大跌8.42%。其他影视股,如横店影视、光线传媒也出现大跌。

  这件事最初的导火索是崔永元炮轰《手机2》剧组成员。这部电影是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冯小刚执导,由葛优、范冰冰、张国立、徐帆、范伟等主演。

  先说华谊兄弟,最早可追溯到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2009年10月,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而东阳美拉成立于2015年9月,当时冯小刚持有公司99%的股权。后来,华谊兄弟斥资10.5亿元收购东阳美拉70%的股权。收购之后,冯小刚持股比例下降30%。

  东阳美拉的业绩,主要靠冯小刚所拍摄的电影票房收入,一旦所拍摄的电影票房低迷,则公司业绩很可能受到冲击。按照当时收购协议,东阳美拉有长达5年的业绩承诺。根据华谊兄弟财报,2016年,东阳美拉的税后净利润为10152.84万元,2017年为11699.95万元,均完成了业绩承诺。

  华谊兄弟这些年主要靠不断收购实现营收、净利增长。数据显示,公司全资或控股公司的家数从2009年的6家,暴增到2017年的92家。

  而且,华谊兄弟收购的公司,大部分是以高溢价收购的明星公司。比如2015年收购的东阳浩瀚,华谊兄弟以7.56亿的价格收购该公司70%的股权,这家公司的股东包括李晨、冯绍峰、郑凯、陈赫、Angelababy等多位明星艺人。收购给华谊兄弟带来的商誉高达7.49亿。

  长生生物会被强制退市吗 长生生物退市的股票

  7月24晚间,上市公司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将从7月1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长生生物更为“ST长生”,公司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在5%。

  根据长生生物的公告,目前长春长生停止狂犬病疫苗生产及销售。子公司所有产品已被暂停批签发。除了百白破联合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责令停产外,公司经研究决定对公司其他产品也采取全面自主停产,以上生产车间在停产期间自查自纠,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改。目前复产时间不确定。

  长生生物称,全面停产将对长生生物业绩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7月24日,既公司被立案调查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某芳等15名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不断发酵,引发最高层批示,长生生物也已经遭遇7个跌停,自“疫苗事件”曝出至今,长生生物市值已经蒸发124亿元。且跌停仍在继续。

  长生生物日前引发基金纷纷下调估值。目前在下调估值的机构中,东方基金下调的估值最低,下调至3.96元。东方基金3.96元的估值意味着长生生物还将面临10个跌停板。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的估值调整只是暂时调整,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基金公司或将重新调整估值。

  长生生物距离退市有多远?

  高俊芳儿子张洺豪:该退市退市

  最高层批示、公司停产、责任人被刑事拘留、股票跌停板数量不断刷新,长生生物距离退市有多远?

  “长生生物有可能退市,重大违法违纪触发退市。”一位市场人士说。

  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认为,从2014年起,A股推出了强制退市制度。但该项退市制度,主要是对欺诈发行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公司进行强制退市。实际上,长生生物在狂犬疫苗上面严重造假,其性质比欺诈发行严重得多。毕竟欺诈发行只是谋财,但在狂犬疫苗上面严重造假,这不仅是谋财,而且还是害命,这样的公司应坚决将其退市。但奇怪的是,A股市场还不能以此为由直接将其退市。

  如今,市场把长生生物强制退市的希望寄托在证监会对长生生物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题的立案调查上,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毕竟即便长生生物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这也不构成杀人罪,但在狂犬疫苗问题上严重造假,这是直接的谋财害命。二者性质孰轻孰重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财经评论人士朱邦凌看来,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不小。

  其一,长生生物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这个造假行为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二,去年曾生产劣质儿童疫苗,但公司年报未披露,也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三,长春长生涉及多起行贿,通过行贿地方医院、疾病防疫部门,给予回扣方式推销其产品,这种行为可能涉嫌构成重大违法;其四,媒体报道长生生物借助阴阳合同上市,那么长生生物可能涉嫌业绩造假、欺诈上市。

  对于退市,长生生物在7月23日就表示,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对于“疫苗事件”对公司的影响,高俊芳的儿子、长生生物副董事长张洺豪独家回应新京报理财帮(ID:banglicai)时说:“(对公司的严重后果是)没了,那还有啥?该退市退市。”他说,现在公司整体处于停产状态。

  富国基金、质押方兴业证券等悲催踩雷

  “如果退市,持有其股份的投资者、基金和券商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但是否给予退市的处罚,处罚的程度要看监管层的意见和决定,无法进行预测。”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说。

  从踩雷基金来看,截止今年一季度,11只公募基金持仓长生生物,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为2.3%。

  其中,富国天瑞强势地区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仓数量最多,共计持有862.01万股。长生生物同时也是该基金的第5大重仓股,占净值比达到了4.38%。同花顺数据提供的机构成本(估算)为17.08元。

  此外,华泰柏瑞价值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华泰柏瑞消费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持有65万、30万股,位列2、3位。分别为第6大重仓股和第10大重仓股,占净值比分别为2.25%、1.80%。

  悲催踩雷的还有质押方兴业证券和平安证券,兴业证券持有长生生物1.7亿质押股份,目前来看隐患颇大。

  随着股价不断下跌,长生生物大股东、控股股东的质押股份面临平仓风险。中登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长生生物股权被质押了28%,其中大部分质押方为兴业证券。

  比如,长生生物副董事长张洺豪(董事长高俊芳之子),持有长生生物1.7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88%。包括7月23日补充质押的7336万股,目前其已累计质押1.67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95.86%,质押方均为兴业证券。

  除了兴业证券,平安证券也持有部分长生生物质押股份。长生生物大股东,芜湖卓瑞创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也在去年5月份,向平安证券质押了4943万股股份,质押期为两年。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按照质押日收盘价14.5元计算,预估此次补充质押的平仓线个跌停后,质押股份有平仓风险,张洺豪需要补充质押,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张洺豪95.86%的股份已经质押。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长生生物董监高卖出股票,深交所已经启动了限售机制。查看细则意味着,在调查期间,高俊芳家族向证券公司质押的股权即使发生爆仓情况,证券公司也无法在二级市场卖出,只能寻求其他途径。

  评论

  长生生物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财经评论人:朱邦凌

  长生生物造假事件不断发酵。在高层做出批示和派驻调查组后,长生生物已经成了“疫苗界三聚氰胺”,陷入了全民舆论漩涡。甚至长生科技也被黑客攻击,并配图“不搞你,对不起祖国的花朵”。

  其中关键的是,长生生物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如果公司被监管部门最终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行为或移送公安机关,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那么,长生生物在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后有没有退市可能?长生生物会否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应该说这种退市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甚至可能性还不小。公告说,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那么长生生物目前涉嫌哪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

  其一,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这个造假行为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证券法》涉及信息披露规范的主要是第63条和第193条。这些规定要求:发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可见,证券法上的信息披露违法主要包括三大类: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信息披露违法的表现形式实在太多了,种类和类别也各不相同。

  长春长生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就涉嫌“虚假记载”。7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称在飞行检查发现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严重违反相关规定。这个事实,恐怕就是长生生物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虚假记载”的主要依据。

  其二,去年曾生产劣质儿童疫苗,但公司年报未披露,也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2017年11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长生生物25.26万支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产品,责令上报2批次不合格疫苗出厂检验结果。“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即疫苗没有免疫效果。 长生生物随即公告,虽然百白破疫苗可能影响免疫效果,但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问题疫苗销售收入只占83万元,对生产经营毫无影响”。

  根据长生生物的公告,在被查之前该批次约25万支疫苗几乎已全部销售到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5年年报中,公司百白破批签发量约562万人份,位列公司在售6种疫苗产品之首,足见其重要性。公司在2016年、2017年年报中仍称,长春长生目前在售产品包括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等。然而,2016年和2017年年报中,百白破这一重要疫苗产品的批签发量却没有披露。另一个变化是,百白破也消失在近两年的在售产品图片列表中。直至近日,一纸行政处罚书揭开了百白破消失的秘密。然而,随着立案调查时间的曝光,围绕百白破的更多疑团随之而来:百白破究竟是何时被检验出不合规的?百白破生产车间又是何时停产?作为公司六大疫苗产品之一,百白破停产为何没有对长生生物近两年业绩带来波动?去年10月至今,长生生物为何一直对此秘而不宣?上市公司是否涉嫌信披违规,值得追问。

  其三,长春长生涉及多起行贿,通过行贿地方医院、疾病防疫部门,给予回扣方式推销其产品,这种行为是否涉嫌构成重大违法行为?

  2017年,长生生物的推广服务费为4.42亿元,相比2016年翻倍。然而,在疫苗销售的过程中,长生生物(长春长生)员工、经销商卷入到了多起刑事案件中。他们通过行贿有采购权限的相关部门,给予有关人员回扣的方式推销疫苗产品。

  据第三方软件统计,涉及长生生物的法律文书中,“贪污贿赂”类案件最多,为20例。自2010年以来,长春长生销售人员已涉及多起向地方医院、疾病防疫部门负责人行贿的案件。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涉及长春长生的司法裁定书中,10余起均是通过回扣的方式行贿,所涉及的疫苗则包括狂犬、水痘、乙肝、流感等多种;其中,72元/支的冻干狂犬病疫苗其回扣额高达20元/支。

  其四,媒体报道长生生物借助阴阳合同上市,那么长生生物是否涉嫌业绩造假、欺诈上市?

  山东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长生生物有一起4000多万元纠纷,它曾是长生生物在2015年的第一大经销商。山东兆信一名已经离职人士透露,这起案件的数据山东兆信并不认可,“他(长生生物)上市时山东兆信做配合,做假数据。由此产生阴阳合同,做报表的时候几家公司配合长生生物助力其上市。”

  今年3月,沪深交易所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明确了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标准、程序等事项,严格执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对重大违法行为全方位覆盖,不姑息、不迁就,着力维护市场健康秩序。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已有5家上市公司确定退市。预计未来常规退市和强制退市将成为A股市场常态。

下一篇:“20荣盛地产MTN003”债通过展期议案:本金展期一年,利息展期两
上一篇:如何判断有效跌破10日均线(怎样才算跌破10日均线)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