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盘崩了会是什么情况(股票开盘必崩)
请问大家为什么有些股票一开盘就跌停?
股票开盘跌停,通常是因为有突发重大利空消息影响,开盘跌停能否卖出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
1、如果利空消息重大,在开盘跌停情况下,跌停板上卖盘量较大,通常如果跌停卖盘量达到总股本的5%,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基本卖不出去了,因为卖盘量大,显示投资者的恐慌程度较深,场外资金就不敢接盘。比如孚日股份在2019年4月29日晚间公告延迟披露2019年年报使得市场预期公司可能有较大问题,30日开盘后一字跌停,换手率仅为0.56%,那么应该可以说股民手中的股票是卖不出去了。至5月7日开盘,公司股价仍一字跌停,跌停板上卖盘量超过1亿股,而公司股本总量为9.08亿股,卖盘量占股本总量的比例超过10%,那么这种情况下跌停板打开的可能性应该是微乎其微了,但截至10:20分股票换手率达到了4.03%仍然没有打开跌停板,因此如果股民在开盘前在跌停板上挂卖出,有一定的卖出可能性,但卖盘量实在太大了,换手率超过4%之后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在开盘后跌停板上挂卖出基本没有可能性能成交。
2、如果连续跌停多日,就有可能在下一个跌停开盘的情况下打开跌停板,股民手中的股票就有较大可能在跌停板上卖出,比如北京文化因多种利空因素影响,如连续两年亏损可能将被ST、股东部分股份遭冻结等,4月30日公司股价开盘一字跌停,换手率仅为1.24%,至5月7日公司股票仍以跌停价5.62元开盘,但由于经过自3月11日以来的持续下跌及前2个交易日的一字跌停,公司股票打开跌停板,至10:42分换手率达到10.18%,这个换手率是比较高了,因此这个时候股票是可以卖出去的,但公司因利空因素较多且重大,公司股价仍有相当大可能性重回跌停板。
3、如果利空消息重大,要想在跌停板上卖出,最好是在开盘前挂跌停价等待成交,如商赢环球因连续两年亏损及股份遭冻结,自4月27日开始均录得跌停开盘及收盘,但期间有打开跌停板换手率较大的情况,那么在跌停板上是有较大可能性卖出成交,但如果不抓紧机会卖出就有可能重回跌停板之后就卖不出去了,5月7日公司股价以跌停价5.81元开盘,短暂冲高后迅速重回跌停板,期间换手率达到8.58%,因此如果不抓紧卖出,重回跌停板之后就有较大可能卖不出去了,因为跌停板上卖盘量超1亿股,占股本总量的比例达到26%,这个比例是相当高了,基本是卖不出去了,下个交易日仍然跌停的可能性应该是百分之百了。
股票为什么一开盘就跌?
原因:受利空消息的影响;主力出货;除此之外,主力进行洗盘操作,也会导致个股一开盘就跌的情况,即主力利用手中筹码的优势,在开盘时,卖出一部分筹码,导致股价下跌,等洗掉盘中意志不坚定的散户之后,再拉升股价。
扩展资料:
股市利空是股市用语。利空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利空往往会导致股市大盘的整体下跌,不断的利空消息会造成股市价格不断下跌,形成“熊市”。
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利空就是给股市带来不好因素的消息,能刺激股指下跌。
利多就是给股市带来好的因素的消息,能刺激股指上涨。
而加息就是典型的紧缩宏观调控政策,所以会导致利空。
利多:对多头有利且能刺激股价上涨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对房地产板块就是利多。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次日地产股板块集体涨幅超1%。
利空:对空头有利,且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重大利空消息,导致13日沪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实质性利空:重大亏损,主营业务失败,通常这样的股票无药可救。
阶段性亏损:原材料涨价,季节更迭,导致的亏损,利空,一般此类影响的时间短暂。
政策性亏损:像油价倒挂的中石油、中石化,房价下跌的房地产股票。
政策性利空: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国债,限制新基金发行,加快新股发行,加快红筹回归,等等。
突发事件利空:08年春节前后的雪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对一些行业的影响。
什么情况股票一开盘就跌破
有重大利空消息。 一,股票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二。因为前期停牌,在停牌期间股指暴跌,复牌后没实质性题材,造成补跌
三。前期过度拉升,庄家急于获利了结,导致大面积抛售股票
等等。。。
有些股票一开盘就跌停了,这是为什么?
开盘限制是指股票每天开始交易的短时间。股票价格直线下跌,直到最后无法下跌,即股票达到限价,即限价的开盘价。
一般来说,证券交易所规定A股市场的股票每天涨跌幅度为10%。如果股票今天上涨并达到10%的最高价格,这是每日限额。如果价格下跌,最高限价为-10%,这也是每日限价。上市第一天没有每日限额。这是中国股市的一个特点。大多数时候,股票交易激烈,坐上王位的时间很短。因为时间不够,为了快速吸收货物,快速提高出货量。
如果管理层突然提高印花税、提高利率和其他激烈措施,股指将大幅下跌。那些表现不佳或大肆宣传的目标股票将继续以极限持仓,因为盈利的主力军将大肆抛售。一般来说,股票上市后,需要对股票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批量更换操作。实际上,操作方法与限量出货相同,最终目标是控制库存芯片。
在一只股票进入重组过程之前,主力军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第一手信息,提前埋伏,等待未来股价翻番的机会。然而,重组并不总是成功的。之后一旦失败,由于上台时间成本高,主力急于退出证交所运营,也将采取连续跌停出货的方式。有时市场运行良好,政策没有问题,但交易日中的一些股票会突然无缘无故下跌,并很快接近极限。散户投资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他们变得非常害怕,迅速逃离。这样,杀出更多的直接后果是股票价格被锁定在限制的位置。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总是主力出货或吸收货物。也许主力突然收到了所谓的内幕消息,他首先惊慌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