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经济来源(股票宋江)
宋江为什么能当头?
读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水浒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要论最没本事的就数宋江。宋江一个刀笔小史出身,论文不能安邦定国,论计不如军师吴用,论武功更不用说了,水浒梁山一百单八将中,随便找一个他都打不过,更别说战而胜之。为什么这样一个文不能治国,武不能服众的宋朝小官,却能在人才济济的水浒梁山坐上最高领导者的头把交椅? 细读《水浒传》,我发现宋江之所以能在人才济济的水浒梁山坐上最高领导者的头把交椅,是因为他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很出采,深深的打动了水浒粱山的众位好汉:出采表现之一,万事义气为先。宋江在他居住、生活的小城也算得上一个知名人物,他出身好,家里也富足,父亲是一个不算小的财主,宋江本人也在政府部门工作,有机会接触很多人和事,他也深知宋朝在当时的统治不得人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什么远大理想的宋江,知道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脚,黑白两道都必须摆平,而要在黑白两道有知名度,特别是在黑道有知名度,就必须讲义气、够哥们,宋江不是因为仗义施财而在江湖上搏得“及时雨”的名声。为晁盖通凤报信、私放要犯,多次救水浒粱山的众位好汉干牢中等等,即为自已的义气扬了名,又为以后上梁山打下了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试想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那个年代,你宋江又这么不顾自已的前程,多次救了晁盖等一帮兄弟,不选你当头领那还选谁来当头领。李逵不是说过:‘梁山上只有俺宋江哥哥坐头把交椅,俺才服’。看,多好的群众基础。出采表现之二,做事有胆气。成功靠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成功靠的就是胆量,机遇摆在你面前,就看你有没有胆量敢投资。如果你前怕狼、后怕虎,你就是有在多的机遇,你也不会成功。宋江就是一个有胆识投资机遇的人。当宋江听说晁盖等人劫生辰纲的大事东窗事发,官府正在要派人捉拿毫不知情的晁盖等一帮兄弟时,宋江丝毫没有犹豫,骑马扬鞭,赶去为晁盖等人通风报信。不要小看了这件事情,这在当时按律私通要犯是要斩首的,没有莫大的胆识是不敢这么做的。因为按当时宋江的生活来说,他就是不求上进,以他的地位政府科长级别,和家里的财产富足,他宋江在这个小城也是要风得风,要雨来雨的人物,生活富裕而安稳。事实证明,宋江这一搏搏对了,宋江抓住了其成为梁山首领的决定性机遇。正是因为有恩于晁盖等元老级人物,宋江一上梁山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晁盖中箭死后,他不坐头把谁还能做头把交椅?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些人抱怨,什么在单位群众关糸不好,自己的才能得不到领导与群众的认可,单位领导不重用自己这个人才,什么别人的机会好就发财了,我没有好机会等等,把一切不能获得的成功的因素都推给客观因素,从来没有从主观自身上找原因。人生之路要想获得成功,或者说取得一定的成绩,就看你能否象宋江一样,在机会来到之时敢不有所作为,这就如买股票,碰到一支原始股,在它还没有显示生机前,你敢不敢投资?有可能你会赔,但更有可能回报的让你喜出望外,超出你的期望。要想在人生路上获得个人的成功,首先,你必须溶入到人民群众这个大集体中,少一些个人得失的算计,拿出你的真心与真情,去关心帮助你生边的人,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就如姚明莉NBA打球一样,不管你是什么来头,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当归你新人所做的事,你就必须老老实实的去做,这样你才能溶入球队,队友才会信任你。所以,我们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更要切记,只有你溶入到你所在的集体,你才会被认可,而不要认为你多么的有才而被埋没。其次,要想获得人生事业上的成功,还必须有胆有识,善干抓好机遇。这里所讲的胆是指有勇有谋的胆,而不是象李逵一样的“愚胆”。看到了机遇,就应该勇往直前的去抓住,而不要左顾右盼、左右为难,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与精神,要敢于行动。就如商机,看到了就大胆行动,略一迟疑,商机就会逝去,再也不回到你身边。最后,做人做事要有思想、要有原则。本可以小富一生的宋江,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违给晁盖通风报信,就是他做人有原则,对有识之士要大力帮助。所以说,我们在做人上一定要讲原则,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要为了一己之利而做有损国家,单位之事,要时刻牢记做人的基本原则。总之,从宋江能坐上水泊梁山头把交椅的事例,只要我们细细品味、认真思索,就能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有很大帮助。
宋江的三个故事(100字)
北宋时期的宋江,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宋江为人诚实正直,有一颗善良的心。
有一年,宋江的父亲种了几亩瓜田。中午,父亲回家吃饭,宋江就一个人在瓜园里看瓜。这时一个要饭的老爷爷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从宋家的瓜地旁边过。祖孙两人都穿得很破烂,身上还背着破碗破口袋。小孩子又累又饿,见到西瓜,哭闹着要吃西瓜,老爷爷怎么哄都不行。宋江见小孩子可怜,就把老爷爷叫来,想送一个西瓜给老爷爷。可是他老远远地看到父亲正朝瓜地走来,怕父亲不同意,伸到瓜蒂上的手又缩了回来。小孩看到宋江把手又缩了回来,就哭得更厉害了,声音干涩嘶哑,显然是很久没喝过水了。宋江听到小孩的哭声,心一下子又软了下来,心想,我得赶快想一个又让小孩吃到瓜又不让父亲生气的方法。可是越着急越想不出来,急得宋江直跺脚。这一跺脚,父亲给他看瓜的“赏钱”发出了“当啷当啷”的响声。宋江听到响声,眼前马上一亮,主意来了。宋江来到祖孙俩面前,大声说:“小孩儿要吃瓜?什么?白给?那可不行,种瓜可是有本钱的,你们身上要是有钱的话,我便宜给你一个。喔!只有十文钱,看这小孩子可怜,我就卖给你一个小的吧!你等着,我去摘。”
宋江的话都是说给父亲听的。其实老头儿一文钱也没有,他两眼望着宋江,越听越糊涂,张了张嘴还想和宋江说些什么。可是宋江管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跑去摘了一个又大又熟的西瓜,小声对老爷爷说:“西瓜送给你了,赶快走吧!” 老爷爷哪里肯走,拉着小孙子就跪下来,给宋江磕了好几个头,嘴里还不停说“谢谢”。宋江这下可急了,赶紧把他扶起来,推他走了。 父亲走地来问:“你在演什么戏呀?” 宋江心慌,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卖了个西瓜。”说完,指了指身上的那串钱。”父亲说:“那就好,我还以为你把西瓜白送别人了!” 宋江一下子脸红了,说:“爸,我和你撒了谎,我是把西瓜白送给那位老爷爷。” 父亲轻轻地拍了拍宋江的肩,说:“你真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其实我已经知道了,只是试一试你诚不诚实。”
宋江出生于一个乡间小地主的家庭,父亲是郓城县宋家庄的富户,作为一个土财主,家里多少有点钱,但是恐怕未必能让宋江如此挥霍。要仗义疏财是要有本钱的,像柴进那样的本来就有世袭的田庄,还有祖上留下的财富,自然是有本钱来“疏财”的。不济一点的如晁盖,史进,卢俊义等都是一庄之主有稳定的财源,可以供他们来疏财。而宋江本人不是一家之主,宋太公未必能让宋江拿家里的钱去投江湖上的那个无底洞。以宋江本人的身份,不过是郓城县县政府的一个小小的科长,差不多通朱仝雷横同级,薪水不会很高。所以宋江如何搞钱的仗义疏财的是一个谜,至少水浒上没有交代。要说贪赃枉法,他这个级别的政府公务员搞不到多少钱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宋江是比较善于把钱用在刀刃上的。但是再善于花钱,要能够让“及时雨”名满天下还是需要很大资源的。当时没有电视报纸,一件小小的事迹靠的是江湖上的兄弟们的口耳相传,宋江不过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小科长,杀阎婆媳前,活动范围恐怕连郓城县也没有超出过,郓城县在北宋也不是什么重要都会,不要说集中天下财富的东京,就连大名府,济州市都比不上。这种情况下,宋江的公关要做到像柴进那样名满天下这个程度,恐怕是不可能的任务。水浒中没有交代宋江是如何让“及时雨”这个名号在江湖上家喻户晓的,以至于只要报出这个名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以无斋主人的猜测,是宋江的操作手法多半是同2000年左右的Internet热时,IT业的成功的公司如雅虎等的炒作方式类似,先是肯定要有一笔启动资金,然后烧钱买名声,在钱快烧完之前,想办法用自己的名声来搞定下一笔钱,然后依次往复,如果能良性循环,那么自己就可以用很少的资金来建立品牌。一旦品牌建立起来,以后要搞钱就容易了。比如宋江一旦“及时雨”的品牌在江湖上确立了,他就不需要多少钱了,他人走到那里,只要把名字一报,自有人会送钱上来,他然后就可以用这些钱收买更多人的心。比如前面说的在柴进庄上,宋江不过花了10两银子给武松,但是离开柴进庄上,柴进如何能让宋江空着手走,送上的盘缠恐怕不会是区区10两银子。比如宋江离开柴家庄后又到了孔家庄吃住了半年,走的时候孔太公送上的是50两银子。孔家庄不过是个土财主,而柴进确是江湖上有名的一等慷慨的人,名满江湖的及时雨宋大哥要走,水浒上虽没有交代但这笔程仪绝不会少。所以宋江的柴进庄一行,不仅收买了武松这样的英雄好汉,而且他的现金流还是正向的。人要到了这一步,你要不佩服宋江的手段高还真不行。类似宋江这样操作的江湖好汉,一定还有,但只有是宋江是成功的,失败的大都被人遗忘了。好比IT热中最后成功了明星级的公司也就是那么几个,大部分都被大浪淘沙了。
宋江指出两条路,为什么鲁智深一条也不走?
大家都说鲁智深大块头有大智慧,是梁山上唯一可以跟宋江叫板的人,而且经常怼得宋江哑口无言,只能一口一个“吾师”叫着怕马屁,但心里暗暗嫉恨:要不是看着你二龙山派系兵强马壮,我早就翻脸了!
大家都知道,在是否接受朝廷招安问题上,鲁智深一直跟宋江拧着劲儿,加上暴脾气的武松史进杨志无条件支持,让宋江很是伤脑筋,所以在梁山上只有宋江鲁智深这两个人貌合神离,很少称兄道弟。
其实鲁智深瞧不起宋江,在梁山上那是公开的秘密。早在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时候,鲁智深对宋江的虚名就表示怀疑:“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的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宋江一提招安,就被鲁智深的铁杆儿兄弟武松给怼回去,鲁智深还能用一番大道理说得宋江理屈词穷,这说明兵马提辖出身的鲁智深可比押司小吏宋江的见识高多了。
就在不断地摩擦中,宋江和鲁智深友谊的小船在打完方腊之后就翻了,而且是一言不合就“各不欢喜”,等于当面撕破脸了。
话说那是在鲁智深一禅杖拍倒方腊之后,宋江就劝鲁智深还俗当官:“师父你捉了方腊,这可是大功一件,我向朝廷给你请功,你就可以脱了袈裟换官袍,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了!”
哪知道鲁智深根本不屑一顾:“洒家才不稀罕什么狗屁官职,我就找个清静地方养老就行了。”其实这时候鲁智深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本来是当着兵马提辖,那官职也不比你小多少,朝廷再怎么加封,我也不稀罕了。而且鲁智深要“寻个净了(liao)去处”,实际是暗讽宋江投靠朝廷实际是进了烂泥坑,一点也不干净了。
但是宋江还不死心:“你要不肯还俗,也可以到京城有名的大寺庙当个方丈住持呀,那多风光霸气?”这就看出宋江的功利之心了:都出家四大皆空了,还想着什么“光显宗风报答父母”?我们可以想见,要是宋江做了方丈,也会把自己的寺庙变成敛财工具,要是放在今天,没准还能上市融资发行股票,比如某方丈住持下的嵩山某寺院。
但是鲁智深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这话其实已经蕴含玄机了,暗示宋江等人回到京城,能混个囫囵尸首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事实证明鲁智深说对了,宋江卢俊义李逵吴用花荣被毒死仨上吊俩,倒也是得了个全尸。
可能宋江已经听出了鲁智深话里有话,于是“默上心来,各不喜欢”,这是理屈词穷,也是看到了自己暗淡的前景,而他和鲁智深就已经算是彻底分手。在宋江看来,鲁智深已经再没有了利用价值,也不会再跟自己唱反调,心中可能还暗暗长出了一口气。
水浒传宋江故事,很急。
宋江
宋江绰号:及时雨宋江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在《水浒传》中,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历史上的宋江
与《水浒传》中的一些杜撰出来的人物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很多史书、文人笔记里头都记录了关于宋江的一些零星记载。《宋史》上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东都事略》中也提到一名为候蒙的官员,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历史上也确有宋江起义,《宋史》中有明确的记载。通过宋《宋史》的记载可知,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起义的首领是宋江。起义具有流寇性质,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据地。起义的结局是严重受挫后投降。起义的规模虽然不太大,但战斗力特别强,“官军数万不敢撄其锋”。起义的影 响不算小,起义的中心区域梁山泊,距东京汴梁仅百公里左右,严重威胁着京城的安全。起义所涉及的地区,在北宋江是比较发达的。梁山泊在宣和年间是广济河中部的个湖泊,而广济河上游就是从北宋的都城汴梁城中流出,广济河又是京东重要的漕运通道,占据广济河中间的梁山泊,对于北宋朝廷的政治、经济、军事威肋可想而知。宋江起义的故事在宋史上能够记上一笔,在民间广为流传,足以说明它的影响。
水浒传中人物形像
宋江,人唤“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历史上的宋江只是被一笔带过的一个人物,如果没有宋江这个人物,不知道《水浒传》这部书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宋江的仗义疏财,好多人喜欢他,因为他主张招安,好多人厌恶他。那么怎么来看宋江?通过重读《水浒传》,想着通过书中关于宋江的描写来解读宋江这个人物。
一、宋江的初步印象
给晁盖等人报信,是宋江的第一次出场。刚出场对宋江有一番介绍:“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这一段介绍在水浒传中是绝无仅有的,《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但宋江不一样,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三个性格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这三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士”、“ 排难解纷”、“ 扶人之困”等等,这些好处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觉,在民间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作为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
私放晁盖,实际上是他的工作了。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败露以后,首先宋江知道,宋江见到官府防范梁山晁盖贼寇公文,有一段心理描写:“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那么对于这件事,按照常理来说,他可以有几种选择,一个向上面汇报。说晁盖窃了生辰纲,现在事情败露了要把他抓住,这种做法会给他立功的机会,但是同样会损坏他在江湖和民间的声誉;第二种选择他可以听之任之,不向上面汇报,也不采取别的行动,无论是对官府来说还是对晁盖来说,这种中庸的处理都能够说得过去,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不告诉晁盖是因为公务;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给放走,可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他明明知道晁盖窃了生辰纲以后,犯了弥天大罪,因为晁盖是他的心兄弟,虽然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要放走晁盖。这时,宋江是知法犯法,能够做到这样在别人可能容易,可是在宋江就很难,这件事证实他是一个仗义的英雄。为什么这样说?这需要从他的实际情况来说。他是农民出身,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对他的性格都这样那样的影响。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因为他不是大官,他只一是个小吏,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疾苦有一些体验,这给了他仗义疏财的基础,也有一定的有别于统治者的正义感;因为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这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基于他的职业特点,他能够做出私放晁盖的事情来极为不易。这个选择很重要,也很能够说明问题,为了义气他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这个选择用事实强有力的说明了他三个绰号所代表的他的为人和性格,私放晁盖的举动无疑让宋江的形象一开始就很高大的立在了人们的面前。
二、处事的初步印象
宋江听到晁盖犯事的情况后,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拔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可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拔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拔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
这段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个一般的宋江,遇到这么大的事情,他内心很紧张,可是并不表现出来,而且在应对之中,他处置得如此得体、周到,既准确的体现了自己公人的身份,也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并没有让这些人产生怀疑,看得出宋江处事老辣,非寻常人。他通风报信之后临危更是不慌不忙。知县看了文书,“大惊,对宋江道:‘这是太师府遣干办来立等要回话的勾当!这一干贼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拿得晁保正来,那六人便有下落。’”既给晁盖腾出了时间,也告诉知县要想得周到,是为了捉住这几个人。这种处置带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他是一个押司,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处事周全,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玩弄权术。
晁盖上了梁山之后,派刘唐文字送去百两黄灿灿的金子,以谢他的救命之恩。宋江只象征性地留下一块,其余全让刘唐悉数带回,并嘱咐道: “贤弟,你听我说。你们七个弟兄初到山寨,正要金银使用;宋江家中颇有些过活,且你在放山寨里,等宋江缺少盘缠时却来取。”这绝不是虚情假意,更不是怕日后受到牵连,因为在前报信救下晁盖七人,就是担着身家性命干系的。这个细节和前面的心理活动是一致的,希望晁盖他们不要出什么闪失。而且让刘唐连朱仝等人的都不用留下,从侧面又表现了宋江的处事周密细致,他考虑到惊动的人越多,事情越容易出现漏洞。
宋江怒杀阎婆惜,实际上是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开始。其实,按照宋江的性格和其平时的为人,在阎婆惜红杏出墙后,他已经有所知觉,实际上在和阎婆惜的关系中,他本无太多的欲望,已经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或者如果当时阎婆惜把招文袋当时拿出来还给宋江,他也不会作出杀人的决定。阎婆惜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地要挟宋江,其实也正是她很了解宋江的日常的为人和性格。
宋江前5个故事现代文30字左右
呵呵,找的有点长,我共有6篇这样滴,相信采纳。!
(一)老大的气质
宋江是水浒晁盖之后的老大,也是水浒中最重要的人物。宋江作为一个黑帮老大是很成功的,可以说是千古黑帮老大的楷模。当黑帮老大最重要气质的是什么?
并不一定要才高八斗,也不一定要武艺高强,更不一定要家世显赫,能有上述优点或许能帮助在黑帮中混一个重要位置但不是成为老大必要条件。要成为老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仗义疏财”,缺了这一条也许你能在黑帮里成为一个狠角色,也许你一时运气也混成个老大比如王伦,但最终不能保有老大的位置。
仗义疏财中,疏财比仗义更重要,仗义能建立和维持自己在黑帮中的威信,但是黑道上的事说到头还就是个钱字。仗义仗到头,最终的形式肯定还是一个钱字。老大对兄弟一定要舍得花钱,这样兄弟才会为你买命,为你去搞钱。维持个黑帮并不容易,老大和兄弟们都是不事生产的主,要让老大和兄弟们过上逍遥的生活,自然要做些非法买卖。看香港的黑道影片,你就可以发现大部分黑帮恩怨不管如何曲折,当事人如何善良纯洁义气深重,整个恩仇归到源头一定是和钱有关的。或是一方侵吞了另一方的生意财产,或是一方觊觎另一方的宝物,或是一方挡了另一方的财路。钱既然对黑帮如此重要,因此如何对待钱就是衡量一个老大是否具有老大的气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简单说,第一老大要有本事搞到钱,没有钱黑帮生存都困难,有了钱才能够让兄弟们大家都分一条羹。第二老大要舍得花钱,特别对那些的卖命的兄弟,如果抠抠嗦嗦的,不仅兄弟们会离心离德,而且可能会被别的黑帮收买。第三老大要善于花钱,把钱用在刀刃上,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用,让兄弟们效死力。下面看看我们的宋老大是如何做的。
考虑到梁山的时代背景,当时能做的暴利型的非法生意并不多,不像后世可以贩毒,走私贩私,印伪钞。比如上海滩的大亨黄金荣杜月笙主要的财源是靠贩卖鸦片,赖昌星靠的是走私,香港的黑帮电影里更是厉害,一般坏的黑帮什么都干。
放到北宋的时候,毒品恐怕是没有的。伪钞很困难因为宋朝是铜本位制的,制钱要控制铜矿,梁山一带不产铜,如果真有铜矿恐怕也会被朝廷专营了。走私花岗石倒是一条路,但是这个生意被朝廷里的黑道或者叫做白道给垄断了,因此真正的比较轻松的非法生意只能是劫掠。梁山在宋江上山以前,已经是声势比较浩大了,大型的商团都会被下手。这样的情形下,势必至于客商就会绕过梁山,因为没人会傻到明明知道梁山好汉们要劫道还自己送货上门。这样的后果就是就是靠劫掠为生的梁山组织的财源枯竭。宋江上山后,带了一大票兄弟来,梁山的好汉们也增加到原来的4倍。这种情况下,难免要坐吃山空。所以梁山迫切需要新的财源。怎么办?且看宋江坐稳第二把交椅后的第一件事,三打祝家庄。打祝家庄的理由是很牵强的,表面上是为了营救偷鸡被抓的时迁,而实质上则是刚上梁山的宋江一则希望通过对外搞点大的行动来立威,从而达到慢慢架空晁盖的目的,二则很现实就是经济上的原因,梁山凭空多了这么多张嘴要吃饭,本身的财源又在枯竭中,正好祝家庄这个肥羊跳出来,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好比美国以自由民主的理由打伊拉克一样,表面上口号是为了解放伊拉克,实质上无非是为了伊拉克的石油。所以当开始晁盖不愿意的时候,宋江就说:“我也每每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打下祝家庄,对梁山来说就有三五年内财务上不会发生问题,这才是打祝家庄真实理由。晁盖也是作老大的人,当然一点就通了,何况还有吴用等人在边上敲边鼓,所以也就同意了。攻打祝家庄是梁山组织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梁山组织又多了一条财路,就是主动出击去洗劫比较富裕的地方。而且这条财路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因为组织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对象也慢慢从主要是民团武装保护的村庄,到了官军守卫的州县。以至于达到了政府不能坐视不管的地步。宋江以后的每一次大规模行动,或多或少都包含有这种经济性的因素。
宋江绰号及时雨,这个绰号的本身就代表了宋江舍得花钱和善于花钱。水浒中有精彩的一幕,就是宋江杀了阎婆惜后,逃到柴进庄上避难,碰上了武松。当时武松因在故乡清河县误以为自己伤人致死而躲在柴进庄上。是时武松在柴进庄上已经躲了一年有余。但因为武松脾气不太好,得罪了柴进的庄客,所以柴进也不是十分喜欢他。水浒上说:“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而宋江见到武松则十分做作,拉着武松就去喝酒,看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后来钱还是柴进出的,但好人却是宋江做的)。而后“却得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这饮酒的花费自然还是柴进开销的。临分别时,宋江一直送了五七里路,并摆酒送行,并拿出10两银子给武松作路费,尔后一直目送武松远离到看不见的地方。这一把,宋江从头到尾不过花了10两银子和践行的一顿饭,却把英雄盖世的武松感动的五体投地。而柴大官人庇护了武松整整一年,就算后面有所怠慢,也不会少他吃喝用度的,在武松身上的花费岂止区区10两银子。但是武松心目中的分量恐怕这位宋大哥要远远超过柴大官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柴进名满江湖,出生高贵,却成不了老大,而宋江却可以。实是因为柴进花的冤枉钱太多,不善于用钱,所以往往事倍功半,而宋江常常把钱用在刀刃上,很少钱达到柴进花无数钱都达不到的功效。你不服不行。千百年后,老蒋在上海炒股票失败倾家荡产,正是英雄末路之时,南方孙中山请他去筹办黄埔军校,踌躇间缺乏路费,于是写了张门生帖子投到上海滩大亨黄金荣那里,黄老大二线大洋什么概念?老毛在北大图书馆打工的时候,每月的月薪才8块大洋,这在当时是一大笔钱,而黄老大眼睛都不眨的就给了落拓不堪的老蒋。这等风范就是黑帮老大的风范。
当然要成为老大,光靠仗义疏财还是不够的。仗义疏财不过是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比如符合仗义疏财这个条件,梁山上的好汉们一把一把的,柴进、晁盖、李应,哪怕就是鲁智深都符合,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成老大的。老大的另一个重要特质就李宗吾先生所总结的厚黑,就是要皮厚心黑。宋江能做到北宋最大的黑帮的老大,其厚黑之术当然有独到之处。先按下不表,后面会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