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上市价格(兆易创新定增价格)
2022兆易创新为什么不涨
2022兆易创新不涨的原因是随着欧美放开疫情管控,供应链紧张局面2022年面临缓解,兆易创新的主营产品价格面临降价风险。
全球经济即将复苏,芯片半导体即将爆发,盘点10只半导体龙头股
芯片一直以来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一直在围绕我们的生活在运转,无论是在特斯拉 汽车 、烤面包机还是烘干机。随着全球经济迎来复苏,芯片有可能会出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该现象将有可能带动芯片的价格上涨和通胀上升。芯片半导体概念股或将迎来新的一轮炒作,俞哥特整理份芯片半导体龙头股供大家参考。
兆易创新 :公司核心产品为存储器的NOR系列闪存,MCU微控制器产品和指纹芯片和触控芯片等传感器产品。兆易创新作为一家本土的半导体公司,采用的是无晶圆厂的运营模式,公司产品线均跻身全球前三。为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公司今年将推出首颗19nmDDR4产品。面对国内外“缺芯”的问题,兆易创新表示年底将会量产最新车规MCU产品。该产品对车辆的作用极大,平均一辆车上使用的MCU达到70颗,但凡缺少一颗,就会卡住整车的生产
景嘉微 :公司是国内GPU龙头,也是国内唯一能自主研发出GPU的企业。公司主要在信息探测、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可靠、高品质的解决方案、产品和配套服务。产品主要包括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和芯片等,主要应用于军用领域。 对于景嘉微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如果对于投资方面想不明白,你可以参考目前的市场氛围如果光刻机、CPU的龙头公司如果上市,市值要多少,这样一想就豁然开朗了。
扬杰 科技 :国内功率器件龙头公司。 公司 汽车 电子相关产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MOSFET,公司第三代半导体已经实现批量销售。关于产品价格方面,近期有做上涨调整,总体来看还是呈涨价趋势。2021年公司产能继续大幅扩张,2021年公司产品价格上调幅度大约为5-15%。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晶圆厂,在全球纯晶圆代工领域排名第四。公司的业务除了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外,还在设计服务与 IP 支持,光掩膜制造以及凸块加工及测试方面提供完备配套服务。业务覆盖下游绝大部分,在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计划2021年将投入43亿美元用于扩充公司业务。 中芯国际计划今年成熟12英寸产线英寸产线万片。在实体清单影响下,公司会考虑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开发和布建,并拓展的可靠性及竞争力。
三安光电 :公司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微波通讯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随着lED行业的回暖,以及公司半导体业务的爬坡快速增长,公司在未来三年内业务将会迎来快速增长,公司盈利能力也将进行爬升。
士兰微 :公司是集成电路的龙头公司,公司的MOSFET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也是目前国内拥有全部MOSFET主流器件结构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主要企业。公司的 车用IGBT模块也已交付上汽、北汽等国内知名厂商测试,开始小批量供货;MEMS传感器打入小米、华为等国内大客户。
公司作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领先企业,已掌握和拥有的技术可从事中高端产品的开发,核心技术在中国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凭借持续大力研发投入和坚持IDM模式积累的技术优势,公司产品竞争力强,且在下游市场高景气度驱使下,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北方华创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基础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 深度布局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和精密元器件,产品体系具有较强竞争力。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 定增募资85亿元,将受益行业扩容+国产替代持续成长
长电 科技 :公司是全球知名三极管制造商,国内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龙头企业。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微系统集成和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微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 由于国外疫情影响,全球封测产能严重的吃紧,公司的订单充足,国内疫情以及得到了控制。作为全球第三,大陆第一 的封测龙头,公司将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从中受益。
北京君正 :公司是国最具发展潜力IC设计公司,是国内拥有自主创新CPU核心技术的极少数公司之一,是国内出货量最大的自主设计嵌入式CPU 芯片供应商。
紫光国芯 :公司存储器芯片业务深耕国产计算机的应用需求,产品继续在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机顶盒、电视机等方面稳定出货,强化了国产DRAM存储器供应商的领导地位。 公司自主创新的内嵌ECC DRAM存储器产品,在有安全和高可靠性要求的工控、电力、安防、通讯和 汽车 电子等领域已实现批量销售。新开发的平面SLC Nand Flash产品已经完成验证,开始客户试验。
4年股价涨30倍 43亿定增落地的兆易创新 未来能上万亿市值吗
再融资巨头兆易创新本次43亿定增落地!股东阵容很强大!
本次兆易创新公布定增结果,募资总额达43.24亿元。其中,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GIC)获配金额19.94亿元,登记完成后将成为第九大股东,持股比例2.17%;葛卫东获配736.09万股,获配金额15亿元,持股比例将提升至4.48%,成为第五大股东。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目前前十大股东的分布,兆易创新43亿元的定增,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获配20亿,成为第九大股东;葛卫东获配金额15亿(之前是第六大流通股东),成为第五大股东!
而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则是二股东,这是17年收购的,所以从大基金在第二大股东的位置来看,国家对于兆易创新这种 科技 企业的扶持,其他的资金怎么能不动容?
葛卫东曾是期货大佬,后来转战A股。数据统计,他持仓市值高达113亿,整体浮盈超过60亿,现身用友网络、兆易创新、科大讯飞等,万华化学也砸了几十亿,都是很耐心的拿,也获得丰厚回报,可以称之为价值投资的典范!这也让我想到了姚振华,大家都在说他是狂人时,殊不知他在A股赚得盆满钵满,其实,这就是格局!
最近多只妖股拉高减持,都是玩套路;其实,多来点大佬定增入市,何愁大盘不涨,你们说是吧!这次定增价是203.78元,比昨天收盘价205.66元,折价只有1%,看来这些机构信心满满!
作为芯片龙头之一,兆易创新这个消息,对大基金持有的 科技 股带来了一定的刺激!之前所说经常搞定增的企业不要玩,但是我们也要分企业性质,看是做什么的?
兆易创新是最芯片存储的,而兆易创新此次募集资金净额42.82亿元,将用于DRAM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所以,这么好的前景,这样的定增,那些机构巴不得多来一点!其实这次,有42家机构参与定增,但最后花落5家,所以,兆易创新的定增可谓是香饽饽!
兆易创新作为存储芯片龙头,成立十五年,逐步形成“存储+控制+传感器”的布局。上市4年,股价涨30倍,是东哥 科技 专栏里分析过的一个好企业,那么我们不妨讲讲这家企业的前世今生!
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以Nor Flash闪存切入市场,2011年设立MCU(微型控制单元)事业部涉足MCU产业,2017年联合合肥长鑫涉足DRAM产业,2019年并购思立微切入传感器领域。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存储类业务已经覆盖三大类存储芯片(Nor Flash、NAND Flash和DRAM),主要业务模式为Fabless,同时切入了MCU和传感器领域,多元化产业经营初见成效。
我们再细说中间比较重大的过程:收购
兆易创新于于2016年8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存储芯片、微控制器 MCU 芯片。
但兆易创新在上市短短20个交易日后,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停牌,进行了为期1年的定增收购之旅,然而不幸以失败告终。当时收购标的是矽成半导体,这家企业来头不小,先后被几家企业看中,最终被北京君正(国内芯片界一“豪强”)收入囊中(于今年1月1日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
第一次收购失败不到3个月后,兆易创新又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停牌,此次收购标的是上海思立微。上海思立微的技术和产品定位于智能人机交互,主营业务为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传感器 SoC 芯片和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销售。提供包括触控芯片、指纹识别芯片、传感和控制等系统算法在内的人机交互全套解决方案。作为国内市场领先的触控和指纹芯片设计商,在国内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这场收购于2019年完成,可以说,兆易创新这一路都是伴随着收购资产重组的,其实这是 科技 圈的常态,而且收购的资产都是好资产,比如,闻泰 科技 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北京君正收购的矽成半导体,他们的收购带来的都是实力大增。
兆易创新出手17亿元拿下上海思立微,但是也引发了争端,直接闯入汇顶 科技 的势力范围。
汇顶 科技 是全球指纹识别芯片的领军企业,也是我国首家取得如此地位的半导体设计上市公司。大家都知道了,19年的汇顶 科技 是王者!汇顶 科技 将继续维持在电容式指纹识别触控芯片方面的领先地位,并实现其人机交互领域龙头企业的长期目标。
而兆易创新的主要产品为32位MCU芯片,主要用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和通讯领域,车规级认证也已通过。而收购思立微,无疑是威胁到了汇顶 科技 !那么后市怎么看?
不论是兆易创新的收购还是如今的定增,无疑都是对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收购思立微,兆易创新可以获得人机交互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在已有的微控制器 MCU、存储器基础上,补齐人机交互技术和产品,推进“存储+MCU+传感器”产业协同。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和上海思立微在技术研发、产品类型、客户渠道和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强化公司的行业地位。所以,收购思立微是必然的!
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完毕后,将新增对DRAM产品的销售,扩大存储器产品的种类与规模,存储器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将提升,收入构成将更加丰富,并能大幅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后续发展空间,为公司经营业绩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证。
业绩方面,19年业绩稍低于预期,行业季节波动和费用影响是主因。但基于兆易创新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物联网终端、个人电脑及周边,以及通信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 汽车 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领域。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消费会不断增加,前景广阔,看好公司未来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持续保持高增长势头。
目前兆易创新市值是逼近千亿,距离万亿还差10倍,但是东哥相信,未来芯片、半导体领域一定会产生万亿市值的巨头,兆易创新或会是其中一个!
如果不会选择 科技 股,东哥的《 科技 2020,下一个 科技 茅台》,立足全球 科技 发展进程,来看中国 科技 企业,从行业发展现状,政策支撑,行业前景出发,在5G、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国产软件、计算机等这领域去挖掘优质企业,而且会从细分领域分析,比如半导体,会细分到设计、材料设备、制造、封测等领域去写,从核心技术、成长能力、财务指标等多方面进行企业分析,财务指标中,比如,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速、盈利、估值等多角度解析,为大家筛选龙头企业,找到下一个 科技 茅台!
国内mcu龙头企业有哪些?
国内mcu龙头企业有:
1、中颖电子: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6758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60.73%。
小家电MCU市国内占率第一。2017年报表示将继续开拓家电主控芯片及电机控制芯片市场,研发32位元工控级MCU新产品,积极推广变频方案,提高市场份额。
2、景嘉微: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4886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91.82%。
景嘉微2017年10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定增募集不超过13亿元投入高性能图形处理器芯片以及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通用型芯片(包括通用MCU、低功耗蓝牙芯片和Type-CPD接口控制芯片)等在内的集成电路研发设计领域。
3、兆易创新: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3.01亿,同比上年增长率为79.43%。
上述专利涵盖NORFlash、NANDFlash、MCU等芯片关键技术领域,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领先地位。
4、芯海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292.3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117.74%。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度ADC及SOC芯片、高性能MCU以及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5、纳思达: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2.15亿。
打印机出货量全球第四,大基金入股,通用MCU技术领先。
总体看国产MCU,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先进性,都无法和国外企业相比。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目前占据的主流市场还停留在8位MCU,占比50%左右。16/32位MCU占比分别为20%左右。这意味着,国内MCU应用领域多集中在低端电子产品,中高端电子产品市场还在外企手里。
在我国MCU企业中,生产32位通用型MCU的企业屈指可数。我们看到,除了兆易创新、灵动微电子之外,其他企业,比如华大半导体、航顺和致象尔微电子等,只有若干种通用MCU芯片。
技术上,多数国产MCU企业还是依靠ST的生态环境,甚至很多企业产品定义的编号也与ST类似。比如,STM32F103是最流行的32位ARM M3 MCU,现有大约20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