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基金二期投资了哪些股票(国家大基金二期买入2400万股)
002185股吧
002185是华天科技的股票,华天科技(002185.SZ)“强推”评级,考虑短期内研发投入有望加大,将2021-23年归母净利预测由14.77/17.68/20.38亿元下调至14.28/17.06/19.94亿元,对应EPS为0.52/0.62/0.73元。事件:2021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2021Q1-Q3实现营业收入88.67亿元,同比+49.85%;毛利率25.56%,同比+3.26pct;归母净利润10.28亿元,同比+129.78%。其中2021Q3实现营业收入32.49亿元,同比+47.49%,环比+7.53%;毛利率25.59%,同比+2.23pct,环比-1.57pct;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130.22%,环比+25.53%。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环比增长的态势。公司订单饱满,新增产能逐季开出,业绩保持环比增长态势,2021Q3实现营业收入32.49亿元,同比+47.49%,环比+7.53%;毛利率25.59%,同比+2.23pct,环比-1.57pct;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130.22%,环比+25.53%。展望四季度,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公司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未来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拓展资料:
1、公司传统封装业务占比较高,未来盈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本轮行业高景气下传统封装供需紧张最为突出,公司传统封装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折旧和人工成本压力相对较小,历史上看盈利能力较为稳定,行业持续高景气下公司利润弹性较大。2021H1西安厂净利率水平达到10.61%,同比+6.06pct,环比+5.74pct。长期来看,5G基站、新能源车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传统封装的需求旺盛,未来公司盈利弹性有望逐步释放。公司布局先进封装领域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整合Unisem迈向全球市场公司近年来自筹资金用于先进封装产能建设,2021年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51亿元,主要用于先进封装扩产。公司大力布局先进封装,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产能基础。此外,公司2019年收购Unisem公司后整合顺利,2020年以来Unisem业绩显著提升,未来双方在市场、客户、技术、运营及人员等方面的整合值得期待,公司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2、投资建议:供需错配叠加需求增长带动行业持续高景气,封测环节议价力增强,主流封测厂商有望实现收入及利润率的双增。国家大基金二期再度出手,11亿“买入”360亿市值的芯片公司,华天科技。华天科技定增结果出炉:大基金二期获配11.3亿元4日晚间,华天科技定增结果出炉,本次发行价格为10.9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1亿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获配11.3亿元。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完成后,国家大基金二期就成了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3.21%。
3、4日晚间,华天科技定增结果出炉,本次发行价格为10.9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1亿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获配11.3亿元。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完成后,国家大基金二期就成了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3.21%,公司称,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公司资产质量得到提升,偿债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财务状况得到改善,财务风险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增强公司资产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将得到提升,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4、而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系公司主营业务,因此本次发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收入规模,提高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截至最新收盘,华天科技股价报13.17元/股,市值超360亿。值得一提的是,大基金这次入股,账面上已经浮盈20%。资料显示,华天科技于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总部位于甘肃天水,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产品应用于各种电子通信设备中,公司的产品质量通过了国内主流智能手机厂商的认可,公司的产能已经位于国内封测行业的前列。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7亿元,同比增长49.85%;归母净利润10.28亿元,同比增长129.78%。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9亿元,同比增长47.49%;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30.22%。
国家大基金二期买入的股票是哪些?
建议去南方财富网查看。
在1969—1970年的经济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盘时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损失惨重,纷纷倒闭。20世纪70年代,对冲基金一般专攻一种策略,大部分基金经理都采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
20世纪90年代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阶层,对冲基金遍地开花。交易员和投资者更加关注对冲基金,是因为其强调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和“跑赢大盘”的投资方法。接下来的十年中,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更加层出不穷,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债券、固定收益证券、量化投资、多策略投资。
国家大基金突然减持三大半导体龙头!千亿巨头在列,什么信号?
我们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绩肯定是与世共睹的。我们国家的变化,用肉眼就能看得出来。可谓是日新月异!不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在技术含量低的领域,我们已经逐步赶了上来。但是在高精尖的相关领域,我们还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不管是华为事件也好,还是中芯国际事件也罢,都是说明我们在技术核心领域还是被别人卡着脖子。
国家为了支持我们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也是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更是在2014年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也是投资了很多国内的半导体公司。对于这次国家大基金突然减持三大半导体龙头的行为,其实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不是说,国家不重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了,而是国家需要在更多范围内扶持更多的半导体行业,激活半导体行业积极向上的活力。
一、大基金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从2014年开始运作,当时投入的行业主要在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包括集成电路整个产业链。现在国家大基金一期投入的公司,除了极少数未实现盈利意外,很多都已经变成了行业龙头企业。像这次大基金减持的企业就是封测行业龙头晶方科技、闪存芯片行业龙头兆易创新以及半导体材料行业龙头安集科技。
这些企业已经快速地发展起来,现在国家大基金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过,国家大基金需要做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也是,国家大基金减持的主要原因。
二、国家大基金二期继续投入半导体行业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除了一期,还持续推进了二期。在二期当中,国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这样投资的方向就是半导体行业。像我们比较熟悉的中芯国际、长川科技、深科技等上市公司,都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大力支持。
三、半导体行业持续被看好
国家大基金的减持行为,就是为了可以在获得可观回报的情况下,去支持更多需要资金的企业。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半导体行业,加入良性发展。
国家大基金虽然进行了减持行为,但是他们持有的股份还是很大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基金也需要在合适的时候,进行逐步退出,这样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
在半导体行业,我们国家企业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在这样关键的时期,国家大基金只会提供更多的帮助,而不会已走了之!
各位,对于国家大基金突然减持三大半导体龙头这件事,您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大基金为何开始减持潮?
半导体和芯片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股东们正在利用这一形势。作为大股东的我期基金也开始现金流通股盈余有序退出。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庞大的资金流动盈余或超过600亿美元,使富有的资金流动盈余,再加上提现期的到来,持有现金流动盈余是无可指责的。此外,在有序退出第一阶段后,第二阶段融资2000多亿元开始接力,已向多家企业大举投资。
在减持计划公布之日,该大基金持有京方8%的股份。减值是大基金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独立做出的决策。大基金持有兆易创新7.31%的股份,减持是为股东实现良好回报;大基金持有安吉科技11.57%的股份,是在IPO前收购的,减持是为了收回投资成本。据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9月全国基金第一期成立,2018年完成基础投资,撬动5145亿元地方和社会资金,累计投入IC产业资金约6500亿元。项目覆盖IC行业上下游、制造、设计、测试、设备材料等产业链环节。
从大基金一期的投资时间节点来看,不难发现大基金的投资已经进入了回收期。自2019年以来,大基金频频宣布减持。例如,2020年6月,大基金减持了它们在京方1%的股份。去年3月和7月,大基金总共减持了该公司2%的股份。2020年6月,这家大基金减持了其在三安光电 2%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1年大基金开启了新一轮的减资,但近年来,第二期大基金开启了新一轮的投资行动可以看到,分别投资于深科技的佩顿存储封闭测试、长鑫存储的DRAM 、紫光展锐 、中芯国际北京合资线路项目和中芯南方项目。
国家大基金二期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041.5亿元。大基金并没有从整体上退出半导体领域,而是进行了结构调整。角色转换是大基金经常减持的原因之一。他们不与前两类机构竞争非“国家战略级”项目,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定位,专注于上游的瓶颈项目,从而提供更多的及时帮助,增加更多的效益。前期公开资料显示,基金二期将投资集成电路设备材料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