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的股份(中芯国际股票股东)

2022-09-29 07:07:41

  中芯国际是国企吗还是台企?

  外资企业。

  中芯国际创立之初,属于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外资企业。随着中芯国际的不断发展壮大,外资、国有资本开始入股中芯国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芯国际的主要股东都是国有资本,外资成分大大降低,不足5%。

  公司与世界级设计服务、智能模块、标准单元库以及EDA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广泛且高灵活度的设计支持。公司装备了大陆最先进的光掩膜生产线纳米。

  企业介绍:

  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其目前的主要业务是集成电路设计,而张汝京则是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在2000年成立了这家企业。虽说中芯国际是由张汝京一手创建的,但是中芯国际却是外国法人独资企业,也就是说它不是国企。

  以上内容参考:百科-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中芯国际有什么来头?是由哪里控制的?

  中芯国际,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简称,该公司于2000年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中芯国际是不是国企?中芯国际创立之初,属于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外资企业。随着中芯国际的不断发展壮大,外资、国有资本开始入股中芯国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芯国际的主要股东都是国有资本,外资成分大大降低,不足5%。

  从股权结构来看,中芯国际的创始人是张汝京,但实际控制方应该是国企。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纯国资公司),持股17%,而第二大股东就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控股的鑫芯香港持股比例15.76%,此外中投公司也持有不少股份,台积电以及所有其他外资的股权加一起还不足5%。

  中芯国际在中国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拥有多个8英寸和12英寸生产基地,截至2019年末,上述生产基地的产能合计达每月45万片晶圆(约当8英寸)。除中国大陆外,中芯国际亦在美国、欧洲、日本和台湾设立了市场推广办公室,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高纯度的多晶硅溶解后掺入硅晶体晶种,然后慢慢拉出,形成圆柱形的单晶硅。硅晶棒在经过研磨,抛光,切片后,形成硅晶圆片,也就是晶圆。目前国内晶圆生产线 英寸为主。

  晶圆片所说的 8英寸和 12 英寸,是按其直径一般分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等规格,近来发展出12英寸甚至更大规格。现在的CPU等等的芯片,都是从晶圆片上切出来的。一大片晶圆可以切成很多的芯片,越靠近圆中心的理论上质量越好,质量较差的就做成型号较低的 。这其中还有良率问题,也就是有些是问题芯片,不能用。我们在做高规格的芯片时,往往不良率很高,实现不了量产。

  张汝京

  中芯国际公司的创立者之一为曾在台积电任职过的张汝京,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为曾任职过三星与台积电的梁孟松、赵海军。 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中芯国际占全球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的6%,位居全球第四位。

  目前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有4个主要制造厂区、两座合资厂区以及一座海外厂区。此外,中芯国际曾经在成都建有封装测试厂以及有一座代为经营管理的八吋芯片厂(现已转售给德州仪器公司),在武汉曾经代为经营管理的先进的12吋memory芯片厂。

  中芯国际成立后不久就遇上了来自台积电的法律指控,指中芯国际的张汝京团队窃取了台积电的智能财产。第一轮诉讼阶段于2005年以中芯国际赔付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予台积电完结。2006年开启了第二轮诉讼阶段,2009年9月9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开庭,2009年11月4日陪审团最终认为中芯国际应对65个法律指控中的61个负法律责任。不过该轮诉讼判决仍未裁定,最终中芯国际与台积电于2009年11月9日达成和解协议。

  双方和解的主要条款包括:双方宣布并赔付关于双方的待决诉讼的索赔、终止此前中芯国际根据第一轮诉讼和解协议支付剩余款项的义务(约四千万美元)、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总额为两亿美元的赔款、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授予约8%的中芯国际已发行股本及授权书而令台积电拥有中芯国际约10%的所有权。

  和解协议签订的第二天,中芯国际CEO张汝京就宣布辞职,同时委任曾经在另一个中国芯片制造商华虹担任过高管的王宁国为董事会执行董事、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公司正式进入了“后张汝京时代”。

  2010年年底,与台积电为长达八年的商业机密剽窃案达成和解协议,中芯除了赔偿台积电两亿美元,更将无偿授予台积电8%中芯股权,台积电可在三年内以每股1.3元港币认购2%的中芯股权。

  也正是由于张汝京的离开,中芯国际内部上演了更为精彩的“夺权”大戏,尤其是当大唐电信以1.76亿美元的低价入股成为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之后,大唐电信和中芯国际原班人马的争斗上升到白热化。 中芯国际曾经的CTO的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之间,现任两位联合CEO赵海军与梁孟松,均被传过“不合”。 CTO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两人甚至最后都离开中芯国际 。

  2011年6月27日,中芯国际前任董事长江上舟因肺癌复发逝世。2011年7月15日,王宁国已辞任公司CEO职务,董事会委任执行董事张文义为公司董事长,并暂时署理公司CEO。2011年8月5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已委任前华虹NEC首席执行官邱慈云为公司CEO兼执行董事,这也意味着纷纷扬扬的中芯国际控制权争夺告一段落。

  直到2016年12月20日,前台积电前共同首席执行官蒋尚义首次加入中芯国际,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2019年6月,中芯国际公告称,蒋尚义因个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诺,将不再连任。

  中芯国际汽车芯片占比多少

  中芯国际汽车芯片占比是百分之5。

  2022年北京、天津工厂继续扩产,深圳4万片12寸后半年投产,汽车芯片占比5%,2023年是一个拐点,新能源车年销售500万辆,IC需求是油车的4倍。

  中芯国际争夺战

  在CEO王宁国落选董事会后,中芯国际主要管理层与大股东大唐电信已全面交恶。大唐电信力推公司COO杨士宁上位,控制权大战正在从外部争夺具体到内部管理层之争。

  中芯国际目前的第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占据了19.14%的股权;中投持有中芯国际11.6%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上海实业和台积电则分别占股8.2%和6.543%。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大唐电信、中投和上海实业三家大股东。

  都是实力雄厚的国有公司,而台积电又是业界第一的大佬。几大股东之间股权相差又不大,这种股权结构,为中芯国际目前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中芯国际实际控制人是谁?

  中芯国际的创始人是张汝京,但实际控制方应该是国企。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纯国资公司),持股17%,而第二大股东就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控股的鑫芯香港持股比例15。76%,此外中投公司也持有不少股份,台积电以及所有其他外资的股权加一起还不足5%。

  截止2009年5月,中芯国际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芯片厂和三座200mm芯片厂,在北京建有两座300mm芯片厂,在天津建有一座200mm芯片厂,在深圳有一座200mm芯片厂在兴建中,在成都拥有一座封装测试厂。

  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提供客户服务和设立营销办事处,同时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此外代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一座300mm芯片厂。

  中芯国际自创建以来,已经成长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水准最高、世界排名第四的晶片代工企业。2010年公司继上市当年后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并且收入额创历史新高,中芯国际将着重强化生产运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客户,走进稳定、发展及战略竞争的新纪元。

  中芯国际老板是谁?

  法定代表人:赵海军。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3日根据开曼群岛法例注册成立。2004年3月18日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20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鸣锣上市。

  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5年7月28日,是中国内地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中芯国际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中芯国际是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 0.35微米到14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荣获《半导体国际》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奖项。

  业务范围

  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除了中芯国际高端的制造能力之外,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以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光罩制造、IP研发及后段辅助设计服务到外包服务(包含凸块服务、晶圆片探测,以及最终的封装、终测等)。

  全面一体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务求能最有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最大降低成本。

  公司与世界级设计服务、智能模块、标准单元库以及EDA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广泛且高灵活度的设计支持。公司装备了大陆最先进的光掩膜生产线纳米。我们的测试服务则针对逻辑电路、存储器、混合信号电路等多种芯片。

  中芯国际最新十大股东

  中芯国际的大股东是谁?

  中芯国际的全称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大股东,HKSCC NOMINEES LIMITED;行业类别,半导体分立器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中芯国际办公地址,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张江路18号,香港皇后大道中9号30楼3003室;注册地址,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Cayman Islands;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88981。

  中芯国际,董事长(法人代表、总经理),高永岗先生;注册资本(元),3161万;员工人数,17681人;董秘,郭光莉先生;证券事务代表,温捷涵先生。

  中芯国际的主营业务,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在逻辑工艺领域,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14纳米FinFET量产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代表中国大陆自主研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最先进水平;在特色工艺领域,中芯国际陆续推出中国大陆最先进的24纳米NAND、40纳米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特色工艺,与各领域的龙头公司合作,实现在特殊存储器、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细分市场的持续增长。

  除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外,中芯国际亦致力于打造式的生态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设计服务与IP支持、光掩模制造、凸块加工及测试等一站式配套服务,并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与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伙伴一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集成电路解决方案。

  事件: 公司发布22年一季报。

  单季营收及毛利率再创新高,全年指引强劲。 公司Q1营收119亿元,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6%,营收表现符合预期。 实现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175%。 Q1毛利率41.2%(国际会计准则下40.7%) ,远超此前36%-38%的指引,主要由于1)疫情影响天津、深圳工厂程度低于预期; 2)公司延后工厂岁修至Q2。

  展望Q2,考虑岁修及疫情对上海工厂产能利用率的短期影响,公司预计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3%,毛利率在37%-39%区间。全年来看,公司预计22年销售收入增速好于代工行业平均值,毛利率好于年初预期(年初预期为高于21年化毛利率水平)。

  产能进一步扩充,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公司22Q1产能为64.9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环比提升4.5%, 在公司持续耕耘的多元化客户和多产品的双储备效应下,产能利用率持续满载。 公司Q1资本开支约55亿元,全年计划资本开支约321亿元,较21年进一步提升, 主要用于推进老厂扩建以及三个新厂项目。目前上海临港新区10万片/月的28nm 及以上12英寸晶圆代工产线已于年初开建,北京和深圳的新厂稳步推进,预计22年底投入生产,助力公司产能倍增。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带动ASP稳步提升。 当前半导体步入结构性缺货行情,物联网、电动车、中高端模拟IC等增量市场存较大结构性产能缺口,公司顺应行业趋势,智能手机占比下降,智能家居、其它类晶圆收入合计占比48%,环比提升3pct。 受益于产品结构的改善与价格上涨的驱动, 一季度单片晶圆ASP(约当8英寸片)达到926美元,环比进一步增长13%。此外公司12英寸收入占比持续提升,Q1占比近67%,同比提升5pct,环比提升2pct。 公司产出边际效益不断提升,进一步夯实技术护城河。

  丰富产品和知名品牌优势,公司是中国大陆较早进入集成电路晶圆代工领域的企业,20年来长期专注于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开发,成功开发了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应用于不同工艺技术,具备逻辑电路、电源/模拟、高压驱动、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非易失性存储、混合信号/射频、图像传感器等多个技术的量产能力,可为客户提供通讯产品、消费品、汽车、工业、计算机等不同领域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公司曾荣获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试点示范企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第四届工业大奖”、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度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等60余项境内外荣誉奖项。

下一篇:股票N字母开头是什么意思(股票N字母)
上一篇:岱山县住建局全力筑牢建筑工地防台安全屏障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