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烈度的信息
巴菲特为什么不适合中国股市
巴菲特方式最适合中国股市。但没有一个中国人按照巴菲特的投资方式去炒股。20年间,中国80%的股票涨了100倍以上,其中15%的优秀公司达到500倍以上。就算一次不做短差,也发大财了。为何没有发财,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有几个人在股市低迷,熊市坚定持有股票?2、有几个人在牛市末期,泡沫横飞,却坚定看空,坚决卖出不再买入的股票?3、有几个人能看懂企业财务报表中上百个参数的意义,有几个人去了解一家公司产品是什么,经营怎么样?我敢说99.999%的人做不到上述3点。巴菲特就是上述3个原则,我们都做不到,那抱怨挣不到钱干嘛
投资炒股和投机炒股的区别
投资炒股和投机炒股有的时候区别很大,有的时候又相互交融,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也不能完全割裂。
以个人的观点看,投资炒股是以实体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依据逻辑推理得出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进而制定投资策略。而投机炒股则是以预期为主,把更多力量放在预测可能将来会发生什么上。
从具体过程看,投资与投机两者的差距就是对事实的重视程度不同。因为,投资炒股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也要做出预期,而投机炒股再做出一预期之前也要寻找事实。所以,两者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投资炒股更加尊重事实,更加从事实的角度去出发,几乎很少做过多额外的、异想天开的推论,而投机炒股则刚好相反。
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区别
您好,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区别在于:股权投资是长期投资行为,一般是看中优质企业的丰厚回报或者控股权。股票投资常常是短期投资行为,参与者一般是流通市场中的众多散户。
区别一:二者含义不同
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长期的投资一个公司,以期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
股票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用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股票,借以获得收益的行为。股票投资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资本利得两部分构成的。
区别二:投资方式不同
股权投资通常具有投资大、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以及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等特点。股权投资的利润空间相当广阔,一是企业的分红,二是一旦企业上市则会有更为丰厚的回报。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暴跌苦不苦想想比特币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方便面没涨价
在上周五上演大屠杀之后,昨晚欧美股市遭遇更惨烈血洗。昨日道琼斯指数再度崩跌1100多点,跌幅4.61%,美国各大主要指数上演断崖式下跌。道指和标普500指数的跌幅创出了2011年8约以来最大跌幅。
全球股市恐慌!日本触发熔断
美股暴跌的消息传来后,亚洲股市也全面下挫,其中日本股市一度重挫近7%,领跌亚股。
日本——日股日经225指数开盘跌1.8%至22,267点,东京证交所MOTHERS指数期货触发熔断机制。
日经225指数周二收盘下跌4.7%,报21610.24点;从1月23日高点暴跌10%,进入回调区间;日本东证股价指数周二收盘下跌4.4%,报1743.41点。
韩国——韩国股市早盘下跌约3%,午后跌幅收回到1.54%,报2463点,最近7个交易日累计调整幅度接近10%。
新加坡——新加坡股市也跳空低开,暴跌2.99%,收盘为3378点。
港股——今日港股开盘即大跌超过1200点,报31028点,比昨日收盘的32245点,下跌了3.8%,收盘是为30824点,跌幅为4.4%。
A股——沪指跌3.35%报3370.65点,单日跌逾百点且跌破3400点;深成指跌4.23%报10377.61点;创业板指跌5.34%报1598.12点,3年来首次跌破1600关口。盘面,黄金股成唯一亮点,申万各行业全线下跌,军工、计算机跌幅居前。两市仅108个股收涨,尾盘跌停股迅速增加,两市479股跌停。刘维明
金融界专栏作家刘维明2月5日在金融界发布文章《刘维明:不要孤立地看待A股大跌 这是一场风暴的预演》。文章称,未来我们将看到持续10年的股市牛市将终结、持续30年的债券牛市将终结、持续20多年的全球房地产价格滞涨或下跌……
因此在2018年-2019年,或许一次堪比1929年的危机将再次来临(而并不是在2008年已经过去),即便央行们对此已经有足够的准备,但市场的表现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于中国而言,早已是全球市场的一份子,所以发生在全世界的事情也会在中国发生,那就是----股市下跌、债券下跌、理财违约、房价滞涨或下跌。不过,由于中国在去年就早于美国、欧洲、日本开始了实质的紧缩,其烈度和毁坏程度将可控。
大佬们怎么应对股灾的
彼得·林奇: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巴菲特:198年的股灾暴跌那一刻,可能巴菲特是整个美国唯一一个没有时时关注正在崩溃的股市的人。他的办公室里根本没有电脑,也没有股市行情机,他根本不看股市行情。整整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呆在办公室里,打电话,看报纸,看上市公司的年报。
苦不苦,看看比特币
2月6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周二,比特币的价格继续下跌13%,已经低于6000美元。这让比特币的价值在2018年蒸发一半。下面这张图,网友在微博调侃写微博的过程,10枚比特币的价格就从63万变为59万,57万,55万……
比特币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方便面的价格没有涨价
2018年年初,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企业接二连三宣布涨价,涨幅在10%-20%左右,这是近10年以来,啤酒行业的首次提价。然而方便面近期还没有涨价消息,筒子们可以安心关灯吃面了。
日本地震会影响中国的股市吗?那医药股是不是要涨?
强震重创了日本民众的正常生活,对日本及全球股市也造成了短期冲击。《每日经济新闻》梳理最近20年中大地震灾害对全球股市、特别是对A股的影响后发现,对A股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2008年发生在我国汶川的“5·12”特大地震。尽管外围地震灾害也会对A股产生短期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有限。
“短期肯定会带来冲击!”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全球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至少会产生心理上的冲击。影响到底会有多大,目前尚难作出准确判断。不过,日本大地震应该只会短期冲击资本市场。
华西证券研究所研究主管曹雪峰认为,虽然从中长期来看影响非常有限,但是自然灾害对大盘指数的冲击效果短期内还是明显的。根据历史经验,周边及全球其他国家发生的地震、海啸等大型灾害会对部分细分行业产生短期利好或是负面冲击。
航运渔业救灾物资受关注
日本大地震之后,A股哪些行业会率先作出反应?综合多位市场分析人士的观点,航运、渔业、救灾物资三大领域率先进入视野。
“不排除部分航线因为风险因素而涨价!”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某大型券商航运业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已有至少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太平洋岛屿发布海啸警报,如果日本大地震持续,对航运业的整体影响是偏负面的。
不过上述人士进一步认为,部分航线或因为风险因素而提高运价或征收附加费。基于心理预期,冲动资金或许会关注航运股带来的机会。具体来讲,地震可能拖累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油运和集装箱运输会受到负面影响预期比较多,而干散货市场因为替代性需求而短期有可能受益。A股中涉足干散货市场的航运股主要包括中国远洋(601919,收盘价10.43元)、中海发展(600026,收盘价10.20元)、招商轮船(601872,收盘价4.40元)、中远航运(600428,收盘价8.64元)等。
除了上述航运股外,板房与帐篷的短期需求也可能上升。曹雪峰认为,日本地震发生后,从雅致股份(002314,收盘价18.48元)本周五收盘前半小时的反常走势来看,部分短线资金已有活跃的态势。因此,与板房以及帐篷生产相关的上市公司可能会受到投机资金关注。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仅仅是短线的投机行为,建议投资者谨慎参与。
另外,投资者或许会担心,我国的渔业会受到相应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以日本为主要出口国的上市公司。不过,这些担心或许是多余的。
从出口来看,A股有部分上市公司如东方海洋(002086,收盘价17.52元)、獐子岛(002069,收盘价39.44元)、好当家(600467,收盘价13.73元)等公司对日本有少量的出口份额。金元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地震对这类公司的出口可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因为出口日本的数量相对较小,因此影响将有限。从另一方面来讲,短期需求受到压制之后,反而会有一个补充库存的需要。从中长期来看,由于日本的渔业受到破坏,这些公司或许会得到更多的日本订单,但这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不排除投机资金借此产生短期的“遐想”。
不过,东方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则认为:“由于本次日本强震是发生在日本外海,因此,不会对我国沿海的渔业产生后续的破坏。”他同时表示,这并不表明在日本渔业受到破坏之后,我国的相关渔业上市公司可以从中获利,主要是因为,日本渔业是以捕捞为主,而我国渔业是以养殖为主。此外,日本对食品相关安全要求明显要高于国内。因此,日本对后续鱼类等产品的需求或许会在震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向海外,并且应该是以欧美为主。
短期冲击不改中长期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经过对历史资料的初步统计发现,多数情况下大地震会导致当地股市出现下挫,但持续时间都十分短暂,连续下跌一般不超过4个交易日,不会对股市产生中长期影响。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地震对股市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自然灾害的进程。如受灾地区盛产某种产品,出于该产品短缺导致全球价格上涨的预期,A股生产同类产品的公司因为预期受益而可能被关注;另外,随着人们对震区核电站是否会发生泄露的担心,提供核电设备的个股也可能因投机资金“浮想联翩”而借机炒作。
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曾经对1970年以来的20多次突发事件做过统计,所有这些突发事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一般来说不会超过一个季度。
镜头回放
“5·12”大地震后A股小跌
说到地震对A股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地震,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境内发生的烈度最高的一次地震。巧合的是,地震发生时,股市临近收盘,上证综指在两次冲击3700点无果后快速回落。许多投资者到收盘时还不知道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因此当天沪深股市基本上没有对地震作出明显反应。收盘时该上证综合指数报3626.98点,上涨13.49点,涨幅0.37%。
但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即5月13日,市场的悲观情绪快速宣泄,上证指数低开近3个百分点,最后收盘时下跌1.84%,在此后的3个交易日中股指并没有太大的震荡。
而“5·12”地震之后,因为市场预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材类需求均会出现上升,四川的基建企业四川路桥(600039,收盘价8.79元),以及水泥企业*ST金顶(600678,收盘价6.30元)、四川双马(000935,收盘价12.88元)均在地震之后出现阶段性的快速无量拉升,但这些个股很快就被打回了原形。
历史资料
20年间全球大地震对股市的影响
◆事件:智利地震 震级:里氏8.8级
最近几年突发自然灾害对全球资本市场短期影响最明显的,要数智利2010年2月27日发生的里氏8.8级大地震。
智利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2009年精铜产量53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3.8%,2009年中国进口精铜320万吨,进口精铜矿613万吨,其中智利为主要的铜资源进口
但是,3月1日晚间即从智利传来消息称,地震中心离主要的铜矿产区较远。接下来相关个股在3月2日开盘后迅速回落。
◆事件:中国台湾地震震级:里氏7.3级
1999年中国台湾“9·21”大地震发生后,当地股市暂停交易。从9月27日复牌起,台湾加权指数从9月20日的8016点开始下挫,到9月30日报收于7599点,期间经历了5个交易日的震荡下跌,累计跌幅为5.2%。之后台湾加权指数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
◆事件:日本地震 震级:里氏6.6级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一带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尽管在发生地震的当日,对地震国的股指有所影响,但是,由于当时A股与全球股市联系还不很紧密,因此,对A股基本没有多少影响。
2003年9月26日凌晨,日本北海道东南约80公里的钏路海域发生里氏7级地震,当天东京日经225指数在开盘后不久就下跌了92.81点,跌幅达到了0.9%。位于北海道的各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短时间内股价大跌,其中,北海道电力公司和北海道银行的股价损失最为惨重,这跟“5·12”汶川大地震期间部分四川地区个股出现急速杀跌有相似之处。
◆事件:其他地震 震级:里氏6~7级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市西北35公里处发生里氏6.6级地震,由于当时A股与全球股市联系还不很紧密,因此,对A股基本没有多少影响。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亚洲股市在随后几个交易日内普遍下跌,12月29日泰国航空大幅下挫3.5%,带动泰国SET股指下跌1.5%,领跌亚洲股市。新加坡航空和马来西亚航空分别下跌了1.7%和2.3%。新加坡海峡指数也跌0.22%,收于2051点。尽管日本、韩国并没有受到海啸影响,但投资者同样担心它影响本国经济。日经指数下跌了0.03%,收于11362.35点,韩国、印尼股市分别下跌了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