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与HJT谁与争锋?通威股份董事长谢毅:HJT电池暂不具备优势

2022-08-24 04:36:31

  尚处于产线优化中。至于公司在布局组件业务后,如何处理好与原有组件客户关系的?谢毅表示,“通威的组件业务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与市场基础。基于目前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和行业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公司会顺势而为,考虑在组件业务上做进一步论证规划。”

  当前,光伏行业进入新一轮技术迭代,哪项技术能够被率先铺开使用,关系到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与产业链利润分配。

  自2016年起盛行5年的P型的成本控制已接近理论极限,光伏电池技术与工艺现处于由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型的技术过渡期。

  其中,的宿迁8GW项目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预计下半年逐步投产。今年初在安徽合肥、浙江海宁分别投产共计16GW 高效N型产能。据PV-InfoLink数据,2022年行业产能预计将超过37GW。

  反观HJT方面,根据全国光伏统计显示,2021年底HJT已建产能达到5.57GW,2022年待建产能4.8GW,远低于各家A股光伏龙头布局的TOPCon电池产能。相较于规划产能,待建产能较少,主要原因为HJT生产成本相较于传统PERC电池高,HJT 并未有明显优势,因此产品溢价有限,导致待建产能量少。

  进军组件业务之前,通威股份是光伏界的硅料和电池片龙头。上半年,公司实现电池销量21.79GW,同比增长54.55%,其中大尺寸出货比例超过90%;实现高纯晶硅产量10.73万吨,同比增长112.15%。

  此前,通威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受益于硅料供不需求、价格大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3.39亿元、122.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7.16%、312.17%,位于业绩预告的中枢值。

  另外,通威股份宣布继续扩产硅料,公司拟分别在云南保山和内蒙古包头投建合计年产4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投资总额合计280亿元。今年以来,通威股份已与隆基、美科、高景、宇泽、双良等下游企业新增签订硅料长单购销合约,长单总金额超千亿。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四川限电对硅料供应影响并不小。据

下一篇:地产一日落马四高管 涉厦门最大国企、深圳最大公共住房企业
上一篇:冀东装备:公司水泥工厂智能清仓机器人目前已完成样机制作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