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下长江提前一季出现枯水 电力供应保卫战打响

2022-08-19 05:51:33

  四川7月水电来水偏枯四成,8月以来则达到五成,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另据国网四川电力公司数据,天然来水电量从同期的9亿度,下降到了4.5亿度,下降幅度达到50%。这意味着,四川水力发电能力已经“腰斩”。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在接受第一财经

  四川电力供需同时受到外送影响。四川是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输出端,自1998年以来,四川开始向省外送电。国网四川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四川电网已累计向华东、西北、华北、华中、重庆和西藏等输送电量1.35万亿千万时。这相当于13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这些年来,四川真的不容易。”接近四川电力部门的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

  8月16日,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在调研中提出,要组织跨区跨省余缺互济,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区电力供应。

  除四川外,重庆、安徽、山东、河南、湖南、浙江等省份也面临着电力缺口。其中,重庆发布的《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显示,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全市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在发电机组应发尽发、外送通道全部满送的情况下,高峰时段存在较大缺口。

  作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最为严峻的省份之一,安徽在2022~2024年的电力供需形势已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红色预警。

  山东能监办指出,今年夏季,山东省将面临高温导致用电负荷突增、外电入鲁不确定性增大、电煤价格高企等多重考验,电力供应内、外部环境都较为严峻,预测会出现区域性、时段性缺口。

  河南省电力公司预测,迎峰度夏期间河南省电力保障形势较为严峻复杂,预计今年河南电网最高负荷7500万千瓦,同比增长550万千瓦,增幅为7.9%,其中驻马店市、信阳市最高负荷增长预计超过20%。

  湖南省预计,今年夏季电力供需总体呈“紧平衡”状态。浙江省则预计,迎峰度夏电力最大缺口达650万~750万千瓦。

  中电联年初发布的《2021-2022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测,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其中,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偏紧。

  供电的弹性和韧性问题待解

  近年来,高温、高寒的极端气候多次出现,我国也不止一次在极端气候环境下出现电力紧缺等非常态化状况,何以如此?

  “整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装机可以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个别用电极度紧张的地区也可以通过有序用电基本解决。”李俊峰在接受第一财经

  “气候变化给能源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首先是极度高温和极度严寒,可能需要增加能源供应。干旱造成水力发电减少,天气变化也会造成风能、太阳能发电减少或增加等。现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是风电、光电的发展占比还很少,气象事件对能源供应系统还可以从容应对。”李俊峰向第一财经

  一场电力供应保卫战正在打响。

  安徽计划在2022~2024年新增煤电699万千瓦,同时争取与福建、青海等电力富余省份对接,通过签订政府间市场化协议方式争取临时省外来电。湖南省提出,适时安排拦蓄尾洪,提高外电入湘限额。

  山东提出重点加快“十三五”已纳入规划的煤电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海上光伏、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五大基地建设。

  浙江则提出,要确保三门核电二期、浙江LNG三期、400万千瓦煤电、300万千瓦气电和3座以上抽蓄电站等项目开工,并向国家争取煤电、海上风电、抽水蓄能、LNG接收站等规划容量。

  关于核电,有两家核电集团的内部人士均向第一财经

  事实也证明,在去年的“电荒”中,全国所有在运核组开足马力,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全国共有6台核组获得核准建设。“年底有望突破6台”,一名核电企业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

  另据全国政协常委、中核集团原董事长王寿君在8月9的一次公开会议上介绍,2022~2025年间,中国将加快扩大装机规模,保持每年6~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

  李俊峰表示,现在新能源发展很快,但是总量还不多,尤其是人们寄予厚望的风电、光电,占整个发电量的比例刚刚超过10%,距离60%碳中和的要求还任重道远。同时,发展还需要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尤其是长周期系统的支撑。国家正在加大、电化学的发展力度,就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韧性,适应高比例风、光发电的新形势。

  当前,煤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比重的60%,煤炭仍然是中国的主体能源,也是保障电力供应的“压舱石”。7月,全国发电量8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火电由降转增,同比增长5.3%。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8月16日说,受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经济恢复增长等因素影响,全国用电需求持续走高;同时,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出力不足,导致电煤供应保障持续面临较大压力。

  对于当前电力紧缺可能导致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曾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工作过的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吴疆提醒,“在电力供应再次紧张的当下,如何才能避免去年电荒时相关企业哄抬煤价、牟取暴利的现象再次发生,值得重视。”

  不过,吴疆在接受第一财经

下一篇:恒烁股份今日申购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5万元
上一篇:守护江面水域群众生命安全 镇江多方开展救援演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