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宁德服务” 持续刷新“宁德速度”
4个小时以内完成企业各环节的业务办理,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日前,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顺利办理开办企业业务的张小青,对便利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政务服务连连点赞。
今年以来,我市把打响宁德服务作为牵引全局的一号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办事速度最快、办事流程最简、一趟不用跑的标准,对服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构、数字化再造,对标借鉴先进,加强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减跑动,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加快打造宁德速度宁德温度的升级版,推动营商环境走在全省前列。
不断提升宁德服务,刷新宁德速度。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9.6%,增速居全省第一。宁德服务为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提供了有力的发展环境支撑。
营商环境更称心
防疫新常态下,物流这块有没有什么难题?这几天需要协调解决哪些事项?近日,由市工信局等部门组建的上汽宁德基地服务专班与基地相关负责人开碰头会,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
相关职能部门上门为我们排忧解难,助力发展,非常有用。上汽宁德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不断完善主导产业专班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宁德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建立一企一策一专班,成立四大主导产业工作专班,调集110名市、县两级干部加强专班力量,为企业排忧解难。
稳工业,就是稳定基本盘。今年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增幅居全省首位。其中,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新能源汽车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8%。
为缓解疫情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冲击影响,我市出台一揽子政策,发挥政企直通车、惠企政策窗口、办税大厅等平台作用,通过精准推送免申即享等方式,确保政策信息和纾困资金精准直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便民服务更暖心
8月11日,迎来又一轮的局长服务日,来自市商务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的主要负责人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坐班,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文件精神,了解行政审批服务业务,熟悉掌握办理流程,对窗口受理的事项进行现场审核、审批。
今年初,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大厅局长服务日工作机制,明确每月1日、11日、21日为局长服务日,进驻部门主要领导每月不少于1个工作日到窗口现场办公,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这项工作已成为政务服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的一大推手。市行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现场办公,倾听民企民意,通过流程再造,优化创新服务机制,全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宁德,打响宁德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放管服改革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我市大力推进省网上办事大厅宁德分厅对接省、市数据汇聚平台,建立全市一体政务服务平台。如今,市民不仅能在线上办理生活业务,当地企业也能直接通过工程审批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线上办理。
目前,宁德市网上办率达99%,全程网办率达88%。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全省首个事难办协调窗口,进一步改进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畅通企业、群众诉求通道,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方面遇到的复杂事、困难事、难办事。
宜居宜业更舒心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短短几年,从一片滩涂崛起成为全球知名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地标,成为福建省最具活力创新创业的热土。
赤鉴湖上,长桥卧波,湖畔万家灯火、欣欣向荣。由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产城深度融合不断提速,东侨宜业又宜居。
这几年医院、学校、商业中心、公园、体育场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很开心。宁德时代公司员工张建说道。
良好的建设模式和用心、一流的服务,为东侨乃至宁德留住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他们在这里扎根打拼,为后续发展注智赋能。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园林城市建设,打造民生十个十工程,推动老城区市政、环卫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城区智慧化城市布局不断优化,同时,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为市民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兴滨海智慧新城。
近十年来,我市新增学位16.57万个,基本满足学生上得了学、上得好学的需求;新增医疗床位8297张,基本满足群众就地就近就医的需要;市、县乡村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越来越多农村困难群众和留守老人在家门口的互助孝老食堂吃上了暖心饭……眼下,2022年民生十个十工程又一次如火如荼展开,群众将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