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刻不容缓!”20万亿金融巨头半年报惊险企稳 小股东却拉

2022-08-04 04:26:40

  、公开信息和券商中国

  

  小股东提出“分拆亚洲”的重要原因,是亚洲业务在汇丰控股里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这从中期业绩报告中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占比就能直观看出。截至2021年6月末、2021年12月末、2022年6月末,亚洲业务贡献的税前利润占比依次为64%、65.9%、68.7%,逐步上升。

  而与之相较的是,欧洲地区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在今年上半年腰斩,从去年末的18.11亿美元,锐减至8.83亿美元;税前利润占比由22.4%剧降至9.6%。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小股东反复表达对“亚洲补贴欧美”的不满:近年汇控业绩饱受欧美业务拖累,在2015年至2020年间,汇控亚洲业务基本贡献超过100%的税前利润。就算到了2021年后,亚洲业务仍贡献大部分利润。但这些成绩,都被用作补贴欧美市场,损害股东利益之余,亦阻碍了集团的长远发展。

  事实上,分拆汇丰控股的动议是具备足够可行性的:汇丰控股有着相对独特的分散财务、业务和法律实体结构,资产和业务能较为有序地分离和处置。

  所以,此前国际咨询机构、CFA持证人In Toto Consulting Ltd发布了一份研报,针对汇丰亚洲重组的三种可行性方案进行利弊评估和潜在价值分析。这三种方案分别是:分拆亚洲业务、切离亚洲业务、切离香港零售业务。

  直白总结:分拆亚洲业务意味着将亚洲业务从汇丰集团的其他业务中完全剥离;而切离或部分分拆亚洲或香港的零售业务,指的是少数股权进行上市。“以上任何一种的企业行动都不会使利益相关者处于更差的处境。假若对该重组后的公司进行价值重估,以推高至更能反映纯亚洲地区或香港业务的价值倍数,更可能带来高达8-20%的价值创造”,In Toto Consulting Ltd的结论表示。

  但现在,无论是中小股东的诉求、还是专业机构的分析,都说服不了汇控管理层。周二召开的业绩分析会上,关于“分拆亚洲”的提问接踵而至,而行政总裁祈耀年、财务总监邵伟信等管理层均明确表示:分拆无法为股东交付更多价值,甚至反过来带来负面影响。除损失国际性协同效应外,执行分拆需考虑所涉及的重大成本与执行风险。

  他们的理由是:管理层指执行分拆须经过投资者以及25个司法区的监管机构批准,也将涉及一次性成本,且需时3至5年。另集团资本上也涉及股份重新发行事宜,这同样需时数年处理。

  但事实上,In Toto Consulting Ltd此前的研报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该研报在考虑了债务重组成本后,指出虽然分拆涉及的交易昂贵和复杂,但经过重组以后,可预见的是亚洲业务及其业绩的可视度获得提高,可引至部分或全部业务的重新评级。由于市场给予等上市同业的溢价,切离出来的香港零售业务可能是任何此类重新评级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汇丰银行重新考虑其在亚洲的零售业务,并撤出部分市场,高于1倍市净率的退出倍数应会带来股权收益及节省成本,并促进资金的释放。

下一篇:国际锐评丨美方必将为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承担一切后果
上一篇:栖霞街道:以“汛”为令,栖霞街道暴雨中为市民筑牢安全屏障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