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气下,户外采样如何与时俱进
和网络曝光的信息可以看到,各地采样人员为了防止中暑,采取了各种“土办法”降温,比如在头上绑雪糕、屁股下放冰袋、抱着大冰块等等,这些措施效果有限,只能稍微缓解一会,最终仍会受困于防护服的憋闷。
显然,“土办法”不如科学防疫,在防护服影响防疫人员的生命健康时,应寻求更科学的防疫措施,如改为穿更为轻薄的隔离衣、医疗口罩等。
日前,张文宏团队发文,建议户外给普通人群采样时,只要“一级+”的防护措施,近距离接触时,可以在N95口罩的基础上戴面屏防护。
为防止医务人员中暑,目前南昌市已改变标准,要求室外采样人员不再穿防护服,而是穿一次性隔离衣;采样地点尽可能安排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采样人员一小时换岗,并把制冷机、风扇、冰块放在医务人员周围帮助降温;采样点配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和生活物资。
由此可见,在酷暑时节,户外采样时病毒传播风险较低,应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全力保护防疫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降低中暑概率。时下,全国进入漫长的“三伏天”,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何制定适应酷暑天气的防控标准已成保护抗疫人员的当务之急。另外,还可因地制宜,适当调整采样时间,把采样时间尽量安排在较为凉爽的早晚阶段,避开阳光直射的酷热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