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倒挂,储蓄型保险再掀销售热潮
当前利率保持低位运行,市场上常见的理财工具收益率水平均表现不佳,尤其是存款利率出现“倒挂”,储蓄型保险产品3.5%的预定利率水平不仅能够锁定长期利率水平,且具有较大吸引力。
“银行定存利率出现倒挂,钱存越久,利率越低!锁定利率就是锁定财富,请不要错过3.5%利率的增额终身寿,让财富稳健增值!”
“五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不如三年期,这种利率倒挂意味着银行利率在未来还有继续下降空间。这种情形下,锁定终身利率3.5%的长期保险产品价值凸显,欢迎私聊!”
近两年,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能够锁定长期收益的终身增额寿险、养老年金险等储蓄型保险持续走红。而近期出现的银行中长期利率“倒挂”现象,让储蓄型保险再掀销售热潮。
储蓄型保险为何热卖
上海疫情期间,保险代理人两三个月出单寥寥,有的甚至颗粒无收。直至6月,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险代理人也开始忙碌起来。
“6月以来,我们公司已经连着出了好几个大保单!”近日,上海某大型寿险公司代理人张茜向《国际金融报》
她向
“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疫情后口袋捂得更严,更难买保险,尤其是保费相对较高的储蓄型保险。”张茜补充说。
资深保险经纪廖述志也向《国际金融报》
在他看来,不管是高净值客户还是普通家庭,只要每个月有余钱,有储蓄需求,就可以选择存进储蓄型保险。哪怕以后银行存款利率降为零,甚至是负利率,放进储蓄型保险的这笔钱都可以合同里的现金价值或3.5%的预定利率增值。
储蓄型保险≠银行存款
燕道数科运营中心总经理王玉慧在接受《国际金融报》
另一方面是利率环境的变化,当前中国的市场利率仍保持低位运行,市场上常见的理财工具收益率水平均表现不佳,尤其是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的情况下,储蓄型保险产品3.5%的预定利率水平不仅能够锁定长期利率水平,且具有较大吸引力。
她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储蓄型保险时要注意:一是不能把储蓄型保险当做银行存款,以为3年、5年就能取出来。要知道有些分红型、万能型账户在前期还会有一定损失,而增额终身寿即使是趸交,也最少需要5年才能返本。
二是要知道自己到底买的是什么产品,如果是作为养老产品,那么带万能账户的养老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是更看重投资属性,就还要兼顾流动性、收益性等要求,有固定利率的传统型年金险会更合适。
那么,保险利率是否会跟随市场利率进行下调?王玉慧的判断是,5年之内不会下滑太多。以万能账户为例,其结算收益利率逐渐降低,年结算利率从最初6%逐渐跌至2022年第一季度平均4.06%,但仍处在中档水平。“储蓄险仍是养老产品最佳选择之一”。
精算视觉主理人Alex也认为,面对利率下行,银行存款、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人民币国债等投资的收益率都会不断下降。而且在利率倒挂的逻辑下,长期投资收益率会下降更多,尤其是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未来会越来越稀缺。只是因为保险产品的开发周期比较长,保险行业对利率变化的反映比较滞后,才给大家预留了这样一个“窗口期”,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一定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