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后市|行情有望继续修复,3200点以上不宜追高
展望后市,随着国内局部疫情反复明显改善后,前期的各项政策将集中起效。因此,预计6月起国内经济快速修复,政策合力催化资金接力,A股中期行情将持续数月。目前,A股行情已从4月下旬开始的超跌反弹阶段,切换至6月开始的中期慢涨主行情阶段。
具体而言,一方面,预计5月国内宏观数据在生产、投资、消费、出口上均有不同程度反弹,稳经济总动员后,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的传导性和执行力提升,前期积蓄政策的效果将集中显现,国内经济已处于持续数月的中期修复通道中,在6月将步入加速修复阶段。
另一方面,外资对A股的风险偏好将持续修复,而国内资金前期以博弈和调仓为主,在行情初期的超跌反弹阶段参与率不高,以绝对收益为代表的资金仓位仍处于偏低水平。后续随着基本面快速修复强化市场共识,外部扰动逐步缓解,国内政策合力显现将催化增量资金接力入场。
展望后市,总的来说,市场中期面临总量增速偏弱,流动性相对充裕的环境。从市场整体看,短期A股市场在“黄金坑”反弹行情之后,悲观预期已经得到很大程度修复,后续需要注意一些来自基本面以及海外形势的挑战。
展望后市,二季度业绩悲观预期钝化,叠加政策宽松与流动性充裕,驱动了当前的“吃饭行情”。但是,当时间步入6月中下旬与7月,疫后需求强度与基本面修复将进入证实或证伪阶段,而在缺乏足够、显性、持续的信用扩张动能之前,维持3200以上不宜追高的判断。
配置方面,A股仍处在筑底和磨底的阶段,业绩确定性将是这一阶段的核心风格。稳定需求是当前投资的前提,不论是成长还是价值板块,选股思路均在业绩确定性,推荐投资者关注三大主线:一是公共投资板块,二是稳定现金流板块,三是供给侧优化的消费。
回顾2000年以来历次市场底的筑就过程,市场底大致分为U型、深V型、浅V型、W型。结合宏观经济周期、股市牛熊周期来看,当前市场已经处在底部区域。但受疫情干扰,这次基本面回暖并不顺畅,与2020年相比,这次基本面回升恐难深V,更像浅V。
股市底部已现,政策和疫情的积极变化助力市场继续修复。5月31日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财政政策要求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在6月底前发行完毕,在8月底前使用完毕。货币政策要求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国内疫情防控情况也有积极进展。
配置方面,4月底开始的第一波修复进行中,新基建仍占优,如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稳增长背景下,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新基建是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平衡点,是当前政策明显发力的方向。拉长时间线看,第三季度后半段可重视消费。
在疫情缓解后,经济环比持续复苏是大概率事件。部分受益板块已经在5月大幅反弹,剩下尚未反弹的板块,同时满足受益于施工加速、地产销量边际改善、居民消费边际改善,以及半年报还要有高增速的条件,就值得关注。
展望后市,重点推荐新开工和施工提速受益板块,如工业金属、化工、煤炭、石油化工等传统基建,以及光伏、风电、储能、锂矿等新基建。另外,随着消费活动的恢复,建议关注各地方推出的消费券活动从量变到质变以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带来的食品、日用品、家居、消费建材等方向。
无论从时间预判还是空间预判来看,6月A股均有望继续修复。但是,由于影响短期行情的三个变量都是在5月初就已出现拐点,6月A股修复弹性或低于5月。一是全面复工之下,国内经济的环比修复弹性增加。二是各地稳经济一揽子措施落地。三是中美利差减压之下,北向资金回流。
配置上,继续推荐当期财报变化、需求确定性高、通胀价差结构指向的中游制造,包括机械、电子、汽车、电新、军工汽车及部分电子。此外,近期各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受益行业较广泛,建议关注需求侧有政策刺激、供给侧有边际变化叠加的细分板块,单独的需求侧政策刺激逻辑或较难形成超额收益。
但是,美联储加息缩表超预期制约成长股估值,地缘动荡常态化等将持续扰动市场,使得目前基本面企稳仍待确认,北上资金净流入较去年大幅减少。因此,本轮反弹中外资、机构重仓的上证50、创业板指等表现相对疲弱,而对国内流动性敏感且以国内资金主导的中小市值轮动行情反复演绎。
配置方面,市场关注的主线或聚焦于稳增长利好的相关板块、疫后修复等相关的板块。具体而言,一方面,建议关注反弹配置方向切换至基本面表现有韧性的基建、能化板块。另一方面,中期PPI向CPI传导的涨价逻辑不变,短期618大促临近或短期提振日常消费板块。而对于成长股,更建议向国内流动性敏感的中小市值方向进行切换。
展望后市,短期来看,市场仍将震荡巩固。国内方面,稳增长政策在加快发力,碳中和在适度纠偏后再度迎来政策的大力支持,汽车消费政策落地有望支撑行业高景气。目前市场进入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的效果评估期,政策加码支持的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配置方面,结构上建议关注新能源等政策大力支持的绿色发展板块,如光伏、风电、特高压、智能电网、储能等新能源板块。此外,建议关注汽车消费、数字基建等稳增长弹性较大的板块,以及下游需求有韧性行业景气度向上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板块。
整体来看,本轮从2900点至3150点定义为技术性超跌反弹,后续行情驱动因素在于企业盈利。当前,本轮U型行情已步入2.0阶段,即A股行情由“技术性超跌反弹”到由“企业盈利”驱动,由“普涨”行情到“结构分化”行情,市场波动或有所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