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盟投资集团拟登陆港股 PE再掀上市热潮

2022-04-02 11:36:02

  记者获悉,目前太盟投资集团上市正处于一个不错的窗口期,一方面亚洲经济持续增长正吸引越来越多全球资金涌入,市场预测2021-2026年期间,另类资管行业在亚太地区将实现17%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7万亿美元;另一方面亚洲各类新兴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也给PE机构创造更丰富的优质项目投资来源与更高投资回报,推动PE自身业绩持续增长。

  资料显示,专注亚太地区另类投资的太盟投资集团管理规模约为500亿美元,先后成立约30只基金产品,成立至今这家另类资管机构在亚太与其他地区的总投资额超过700亿美元,已实现退出400亿美元。

  与此对应的是,太盟投资集团所有核心策略部门均实现逾20%的总回报率,其中,太盟私募股权业务的首个成长基金(PAGGC I)投资回报率达到26%;核心增值不动产基金(PREP I)则实现19%投资回报率、高于同类基金的12%平均收益率。

  在多位PE业内人士看来,太盟投资集团赴港IPO,标志着全球大型PE机构上市潮持续升温。在年初全球大型PE投资机构——TPG成功上市后,目前CVC、全球最大的消费品私募股权基金L Catterton都在酝酿上市事宜。

  “毕竟,上市一方面能令PE基金合伙人获得更高的持股回报,进一步提升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性与凝聚性,另一方面也能给PE机构带来更多资金,作为吸引LP追加投资的重要信心支撑。”上述国内大型PE机构负责人分析说。

  一位美国大型VC机构投资总监表示,不是VC机构不想上市,而是VC专注早中期投资的特点,决定其投资风险相对更高,即便VC能创造更高的回报率,但高投资风险始终会影响业绩稳定性,导致二级市场投资机构不大敢贸然追捧。

  在2010年离开TPG后,单伟建迅速与太盟投资集团达成投资联盟。当时太盟投资集团对外表示,单伟建将携带相当规模的投资基金加入,并出任太盟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牵头建立一个以亚洲为目标市场的并购投资基金,关注亚洲并购市场的投资。

  过去数年,太盟投资集团在亚太地区PE投资领域持续活跃,先后投资腾讯音乐、优然牧业(3.52, -0.08, -2.22%)、乐信、奈雪的茶(4.64, -0.26, -5.31%)、万达商管、萨摩耶云、迅联云、海正博锐等公司,其中多家企业已实现上市。

  这推动太盟投资集团各项财务数据持续增长。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0年与2021年期间,太盟投资集团总收入分别达到4.36亿美元、6.38亿美元和7.37亿美元,经营利润分别为1.94亿美元、2.78亿美元和3.28亿美元,年内溢利(净利润)分别为1.77亿美元、2.62亿美元和3.05亿美元。

  目前,太盟投资集团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主要分成两大部分,分别由太盟投资集团亚洲资本(PAG Asia Capita)与太盟投资集团成长资本(PAG Growth Capital)组成。其中,PAG Asia Capital成立于2011年,拥有60名投资和运营专业人员,专注亚太地区大型收购与股权投资;PAG Growth Capital则成立于2017年,专注中国新经济公司股权投资,投资领域涵盖医疗保健、TMT、金融服务等。

  一位香港二级市场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私募股权业务持续增长,也给太盟投资集团赴港上市提供更强的“底气”。目前,二级市场对PE机构股票的投资,主要看中其投资策略成熟度,投资决策规范性、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性、投资项目退出前景、拟投资的项目储备是否丰富优质等。只要单伟建能持续带领太盟投资集团PE业务迭创佳绩,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就会积极参与新股认购。

  年初,TPG已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业界普遍预期在太盟投资集团赴港上市后,欧洲大型PE机构CVC资本,LVMH集团旗下全球最大消费品私募股权基金——L Catterton都将陆续完成IPO进程。

  前述国内大型PE机构负责人表示,当前PE机构上市募资正迎来不错的窗口期。究其原因,一是过去两年全球宽松货币政策与市场风险偏好升温,令大量高科技企业相继上市,给PE机构贡献不菲的超额投资回报,有助于PE机构财务数据持续靓丽;二是国际形势变化与经济周期转换,令越来越多全球大型LP(尤其是养老基金、大学基金与主权财富基金)纷纷加大PE配置力度开展跨周期投资,带动PE机构资管规模与管理费收入双双持续增长。

  记者获悉,2007年-2010年期间,黑石、凯雷、KKR等大型PE机构曾掀起一轮上市潮,但在上市后,他们不得不将合伙制架构转变成公司制架构。究其原因,2017年底美国税收制度出现大改革,将公司制PE的税率从35%降低至21%,大幅低于合伙制税率。为了降低税率以创造更高利润(满足二级市场股东的回报要求),这些大型PE机构纷纷放弃运营数十年的合伙制架构,转变成公司制架构。

  上述香港二级市场私募基金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已将PE机构纳入金融股资产配置的范畴,但是否会加大PE机构的配置力度,主要取决于PE机构是否能创造高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业绩回报,以及更小的股价波动性。

下一篇:二次上市什么意思 长光华芯今日上市
上一篇:华夏幸福大涨9.92%背后:债务还剩一半没还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