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上债?阳光城及相关债券信用评级被下调 去年业绩巨亏至少45
,包括“20 阳城 01”、“20 阳城 02”、“20 阳城 03”、“20 阳城 04”、“21 阳城 01”、“21 阳城 02”,发行规模总计58亿元。,这些债券将于2月9日开市起,复牌之日起上述债券交易方式调整为仅采取协议方式,维持原有净价计价方式。
2月8日,阳光城六只公司债券停牌。
之所以大面积停牌债券,原因在于近日多家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对阳光城主体或其相关债券的信用评级。
2月7日,阳光城发公告称,收到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通知,东方金诚于2月6日将阳光城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为负面,同时将“20 阳城 01”“20 阳城 02”“20 阳城 03”和“21 阳城 01”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也紧随其后。2月8日,阳光城再发公告,称大公决定将阳光城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BBB,评级展望维持负面,“21 阳光城MTN001”“21 阳城 01”“21 阳城 02”“20 阳城 01”“20 阳城 02”“20 阳城 03”“20 阳城 04”“20 阳光城 MTN001”“20 阳光城 MTN002”和“20 阳光城 MTN003”信用等级调整为BBB。
BBB级信用评级与A级相比,债务人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增加。此次多家机构调整评级,主要原因是阳光城预计2021年净利润大幅亏损,以及阳光城未按期于1月29日支付公司债券“ 21 阳光城 MTN001 ”的利息。
阳光城于1月29日曾发业绩预告,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为45亿至58亿元。扣除阳光城以上海阳光智博生活服务集团股权战略换取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时产生的25亿元税后净利润和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阳光城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预计会达到73亿到86亿元。而阳光城截至2月8日的总市值也不过113亿元。
来源:阳光城2021年度业绩预告
对于巨亏原因,阳光城称一方面是因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1年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升级,公司为进一步促进销售回款,采取降价措施;同时,阳光城再融资受阻,回款流动性大幅受限,流动性承压明显,对阳光城销售构成很大影响,且未来销售情况亦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阳光城2021年度竣备项目数量减少,房地产业务结算规模下降导致营业利润减少。
受信用评级下调影响,阳光城的流动性危机或将加剧。根据大公的报告,阳光城债券集中兑付压力很大,未来还将有一批债券集中到期。
大公称,截至1月18日,阳光城境内存续债券余额130.92亿元,境外存续美元债券余额22.44亿美元,其中,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金额19.70亿元,6个月内到期或行权的债券金额37.70亿元。同时,根据《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1年11月份经营情况的公告》,2021年1到11月,阳光城全口径签约销售金额为1736.22亿元,同比下降7.65%,反映其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阳光城的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与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提名的董事仲长昊最近先后辞职,母公司阳光集团也是自身难保,不但拖欠债务利息,资产与所持的阳光城股份还被冻结,后续阳光城还债可能会愈加困难。
二级市场上,2月7日阳光城股价暴跌9.72%,2月8日有所回暖,上涨4.62%,收盘报2.72元/股。2021年一年间,阳光城股价从开年的6.52元跌至年底的3.02元,市值缩水超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