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排座次:钯金成“最惨”贵金属
从板块来看,有色、石油、油脂期货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全球商品涨幅前十品种石油板块包揽其六,金属锡期货更是领涨全球商品期市。贵金属、铁矿石期货在前一年大放异彩之后,成为2021年垫底品种。其中,钯金期货成年度“最惨”贵金属。
2021年,大宗商品市场领衔多头品种从黑色系、农产品(6.390,0.08,1.27%)、贵金属变为石油、有色期货。从年度主要上涨品种来看,金属锡期货成为当之无愧的多头“头牌”,沪锡、LME锡期货主力合约年度涨幅分别为96.84%、91.57%;石油板块包揽全球商品涨幅前十品种中的六个。
“2021年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呈现三个阶段行情。”中信期货研究指出,1-5月,全球经济继续复苏,需求驱动大宗商品共振上涨 ;6月-10月中旬,供给端三驾马车驱动,大宗商品再度共振上涨;10月中旬至年底,需求疲弱,大宗商品集体大跌。
2021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尤为跌宕,行情先大涨后大跌,剧烈波动。“下半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回落,需求逐渐走弱,能源紧缺、能耗双控、粗钢产量平控成为了大宗商品共振上涨的核心驱动。随后煤炭供应抬升,俄罗斯宣布加大对欧洲天然气的供应,能源紧缺问题大幅缓解,大宗商品在‘成本坍塌+需求疲弱’的背景下出现了双杀行情,导致众多工业品出现了下跌。”川财证券分析称。
工强农弱亦是2021年商品市场一大格局。国投安信期货研究称,下半年国内双控政策不断推进,国内商品市场里“煤”飞“色”舞的行情频频出现;生猪价格全年在下跌周期内运行,养殖相关的饲料原料等粮食品种价格也相对弱势,在价格指数指标上,可以持续看到PPI与CPI的剪刀差一度扩大。
国贸期货指出,从商品市场看,目前全球需求已经出现回落,2022年商品需求将进一步走弱,供给约束问题也将逐步得到改善,叠加美联储逐步收紧政策,金融环境不再宽松,本轮大宗商品行情的拐点或已出现,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部分商品产能或持续受限,加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修复未完待续,商品需求周期被拉长,部分大宗商品或仍存在一些结构性机会。
中信期货研究表示,整体看,2022年大宗商品需求下行的压力比较大,主要商品供给端的约束均将缓解,煤炭、原油、铁矿、铜、锌等主要大宗商品供给均将趋于增加,供需格局均对大宗商品价格不利,预计2022年大宗商品整体将呈重心下移的态势。主要的向上机会在于地产宽信用以及财政前置导致上半年的需求修复,特别是对于国内定价的商品如黑色金属、建材,以及有色中的铝等存在一定的修复空间。从海外来看,经济将整体趋于下行,全球定价的商品以及受出口影响比较大的商品表现将更加弱,如原油等。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认为,从2022年开始,大宗商品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尽管市场对于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成因和持续时间仍存在分歧,但是随着滞胀风险积聚,全球主要经济体终将采取“殊途同归”的措施来管理通胀。2022年大宗商品市场重点关注宏观紧缩、供给恢复、碳中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演变,虽然总体格局将从供不应求转向供需平衡,但是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再平衡之路或面临挑战,所以投资策略以把握结构性行情为主,更加依赖对商品供需平衡表的细致分析。